看谈了中国文创。就是中国文创即将崛起,而且未来几年会大规模出海赚外国人的钱。他写的有前瞻性,我也基本都赞同。
文创产业在欧洲很庞大,从文艺作品,歌舞戏剧到各式文创周边,大到一个凡尔赛宫可以玩出八百种花样,小到街头独立设计师的手工小铺子,产品精巧价格可负担。类似的例子在欧洲不胜枚举,且不仅限于高端品牌和大IP。
现在中国也可以了。景德镇的瓷器在海外非常成功。官方数据显示每年都是成倍增长。2025年出口规模预计能达到几十亿。短剧出海的市场规模,更有可能高达数百亿。各式平台,就是普通人可以搭乘的基建快车。
上次暑假回去,我也已经感受到了各式文创产品的层出不穷,从珠宝小众品牌,到瓷器,丝巾,小摆件。我相信文创出海就是个时间的事。
但前提是,什么时候“中国好货”可以席卷欧洲市场。
看起来中国电商平台席卷全球,带来各式价格谷底的产品。上次在葡萄牙,有两位当地的老朋友,从来没有出过欧洲的欧洲人,说他们传统意识里中国制造就是便宜,但质量不好。你也不能怪他们,因为当地铺天盖地的中国地摊货也确实符合这种认知。
我在国内看到那么多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那些有小巧思,质量杠杠价格公道的中国制造,到底为什么出不了海呢?我给他们看了我在国内买的可以随时测温度的可爱保温杯,各式他们见都没见过的电子产品,优质的中国羊毛衫。他们都很惊讶。
1月份刚入手了大疆的小巧摄像机,很多外国人一看到就说,这是不是GoPro,我说这是中国的DJI,他们就很好奇地问价位,哪里可以买……这不是我第一次为“中国制造”正名,质优价廉,为何不能同时存在??很多产品一直都是如此。小米的空气炸锅也是如此,但市场上更多的是中国代工的欧洲品牌。
法国朋友家前两年长租了一辆现代混动。理由是不确定中国制造的电动车质量好。然后开上路各种糟心事。上个月专门问我,路上看到一辆byd,好好看。想多打听打听……
可为什么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很多优质的中国制造看不到,而只懂得压低成本打价格战的垃圾货品充斥平台?
我为中国制造骄傲,更希望固有成见早点被打破。为文创出口先踏出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