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31号那天,罗京播完节目,就跟一下子没了力气似的,两腿直

马二历史趣闻 2025-02-03 10:43:06

2008 年 8 月 31 号那天,罗京播完节目,就跟一下子没了力气似的,两腿直哆嗦,脸色煞白,跟李修平说:我胃不舒服,去医院住几天就回来。   罗京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自小勤奋好学,在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就读时就展现出过人的天赋。进入央视后,他迅速崭露头角,成为中国新闻领域的中流砥柱。   他的低调、敬业和谦逊深得同事的赞许,也为他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罗京的职业生涯可谓辉煌,但他的晚年却饱受病痛折磨,最终因癌症早逝,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痛惜。   2008年8月31日,这一天对于许多人而言,只是普通的一天,但对于罗京,却是生命中意义非凡的一天。这天晚上,他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央视《新闻联播》的演播厅。   作为一名敬业的新闻主播,他深知自己的任务,也无比珍视这一平台的影响力。此时的罗京,早已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长期的淋巴癌治疗让他的身体迅速消瘦,脸色苍白,口腔溃疡更是遍布。每一个发音都如刀片划过,却没有任何人听出一丝异样。   演播室的灯光打在罗京的脸上,照出了他眼角深深的皱纹,甚至隐约能看到他额头上渗出的汗珠。罗京强忍着疼痛,尽量控制自己的声音,让它听起来依旧沉稳、清晰。   作为他多年搭档的李修平站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罗京的状态不对劲。他的手握着播音稿,却微微颤抖,脸上的肌肉紧绷,仿佛在用尽全身的力气支撑自己站直。   “你怎么这么瘦了?是不是病了?”李修平在间隙时忍不住小声问道。   “没事,就是胃有点不舒服。”罗京回答得很轻松,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意,声音平静得让人难以怀疑。李修平注意到,罗京说完这句话时,手中的播音稿微微下滑,仿佛连这几句话都耗尽了他的力气。   罗京并没有多解释,而是低头仔细看着播音稿,一字一句地默读,仿佛在做最后的调整。他知道,镜头前的观众需要一个专业的罗京,而不是一个因为病痛显露疲态的普通人。   直播开始时,罗京一如既往地站直身体,整理好衣领,调整话筒的角度。他的手微微发抖,但在镜头前,他的声音依旧平稳。   新闻播报从国际要闻到国内动态,从经济数据到社会新闻,罗京一字不差地完成每一段稿件。即便嘴里的溃疡让他说话时剧痛难忍,他也没有流露出丝毫的不适。他一遍又一遍清晰地发音,语速始终保持适中,仿佛身体的疼痛被完全屏蔽。   播音结束后,罗京摘下耳机,把它轻轻放在桌子上。他拿起一张便签纸,简单写下几行字:“我胃不舒服,去医院住几天。”把纸条交给领导后,他转身离开了演播厅。   罗京离开时,演播室里的灯光依旧明亮,工作人员们忙着收拾设备,没人意识到这场播音的重要性。或许,他们只是觉得罗京短暂请假休息几天,然后就会像往常一样回到这里。这一晚之后,罗京再也没有回来。   当罗京回到家中,他没有多停留,而是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物,便直接前往医院。即便面对家人,他也没有透露病情的严重性,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句:“最近胃不好,去检查一下。”他的妻子刘继红虽感到担忧,但了解罗京的性格,也没有多追问。她绝没有想到,这一次的检查,竟会成为永别。   医院里,医生的眼神中满是无奈。多次的化疗和治疗已经难以控制病情的扩散,罗京的身体状况在急速恶化。即便是躺在病床上,他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和坚韧。   直到最后,他也没有在家人面前表现出过多的脆弱,更没有过分依赖他人。他用尽全力维持着自己在家人和同事心目中的形象,仿佛依然是那个坚强的“央视国脸”。   2009年6月5日,罗京因病去世,年仅48岁。他的离世不仅让观众感到震惊和惋惜,更让他的家人和同事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罗京的葬礼上,包括李瑞英、张宏民等央视名嘴在内的众多同事纷纷到场悼念,现场气氛庄严而悲恸。罗京的妻子刘继红在葬礼上哭到昏厥,而年仅14岁的儿子罗疏桐更是痛哭流涕,一夜之间被迫成长为母亲的依靠。   罗京的去世对他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刘继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边抚养儿子,一边努力从丧夫的阴影中走出来。在儿子的陪伴和鼓励下,她逐渐重建了自己的生活。   7年后,刘继红选择改嫁一位富商,这一决定曾引发外界不少争议。作为一名母亲,她的目标始终是为儿子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而她也终于在痛苦中找到了新的归宿。   罗京的儿子罗疏桐继承了父亲坚强的品格,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高中到大学,他一直在美国求学,专注于自己喜欢的工科领域,同时也是一名热爱篮球的青年。他的成长轨迹虽然与父亲不同,却也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尽管罗京离世多年,他的家人和朋友始终没有忘记他。他的墓地一尘不染,静静地守护着一支话筒,那是他一生职业生涯的象征,也是他永恒的精神遗产。对于观众来说,罗京早已成为一代记忆,他的声音和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中国电视新闻的历史长河中。

0 阅读:48
马二历史趣闻

马二历史趣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