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27岁的周培源还单身。好友拿出一沓照片,让他选对象。谁知,当看到一位姑娘时,突然眼前一亮:就她了。 瞬间,朋友大笑道:周兄,好眼光啊! 1929年,年纪轻轻的周培源已是清华教授,可以说已是学术界的一颗璀璨新星了。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却还未婚配,每日陪伴的只有思考不完的学术问题。 没想到,他本身不急,身边的朋友可等不了,纷纷化身“红娘”,为他介绍佳偶。 有一次,周培源邀在和好友相聚期间,好友递给他一些照片,笑道:“看看,这些女孩可都是咱京城数一数二的才女,你看看有没有相中的?” 好友的好意,周培源无法拒绝,只是羞涩的接过后,随意的翻了翻。 谁知,就是在这不经意间,一张笑脸的浮现,让他停了下来,仔细看了许久。 只见照片上的这个女孩,笑颜如花,眼眸清澈,仿佛夜中的一盏明灯,照进了他的心。 “就她了”,周培源指着照片说道。 看着周培源深邃的眼神,好友立刻就理解其意,随后便坏笑道:“哈哈哈,老兄啊,你可真是好眼光。” “要知道,这可是北师大八大美女之一,才貌双全,追随者无数啊”,好友继续补充道。 很快,在好友的安排下,两人见了面。 首次见面,空气中弥漫着一丝的尴尬与羞涩,使这对才人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不知该如何张口。 好在有好友做辅助,活跃了现场的气氛,两人也慢慢打开了心扉,融入到了大家的欢声笑语中。 有时候感情很神奇,也就是这次见面让两人彼此产生好感。 周培源虽不善言辞,但却温文尔雅、谦逊有礼,赢得了王蒂澂的好感;而周培源也对她随后开朗的性格念念不忘。 自此,周培源鼓起了勇气,开始了热烈的“追爱之旅”。 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默默的走进王蒂澂的生活里。 无论是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是夜晚日落的夕阳,都可以在清华的小径上,看到这样一对情侣。他们诉说着彼此的未来,用行动证明着自己的专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感情日益深厚,一起憧憬着他们的未来。 1932年,在清华校长梅贻琦的见证下,两人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四目相对之间,满满地都是爱。 结婚以后,周培源虽说忙于工作,但也不会冷落了自己的妻子,总会抽出时间,陪陪自己的爱人。 闲余时间里,他们一起,垫着菜篮,逛逛市场,而周培源也会买些新鲜的食材,为家人做出爱的味道。 在某个餐后的傍晚,两人也会玩着手臂,随着夕阳的落下,回到他们爱的小窝。 在那个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虽说生活简朴,但周培源也用自己的方式,为王蒂澂准备着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与浪漫。 然而,周培源对妻子的爱又不仅仅是这些。 有一次,王蒂澂换了肺病,为了照顾妻子,周培源承担了家里的一切,除了工作之外,还要照顾生病的妻子和待教育的孩子。 虽说这段时间很艰苦,但患难才能见真情,也使得他们的爱更加坚不可摧。 在周培源的细心照料下,王蒂澂终于康复,他们又回到了之前热闹的氛围,过着甜蜜幸福的生活。 后来,为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他又带着一家前往国外进行湍流学理论研究。 学成后,他拒绝高薪回到祖国,一心参过祖国的建设。 一位科学家,内心不仅有一份对家国的爱,也有一份对爱人,对家庭的爱。 俗话说:好的爱情,只要用心,就能经营下去。这样的感情,你羡慕么?
1929年,27岁的周培源还单身。好友拿出一沓照片,让他选对象。谁知,当看到一位
市井老李
2025-02-02 23:53:36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