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索要15万亿,中方坚决不接招,白宫节后施压为哪般? 春节刚过,一则重磅消息打破平静: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10%关税。自特朗普上台,中美之间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就已隐隐拉开帷幕。此前,特朗普多次在公开场合放话要对中国加征关税,大家虽有担忧,但也因种种现实因素,对事情走向抱有一丝乐观。如今,特朗普终于捅破这层窗户纸,抛出索要15万亿的“天价账单”,背后究竟有何算计?中国又该如何破局? 特朗普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先是宣布从2月1日起,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随后白宫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公开表示,这一举措同样适用于中国。特朗普本人未直接提及中国,背后或许有难言之隐。此前,特朗普为解决美国严重的贸易逆差问题,公开宣称要对各国加征关税,尤其针对中国。可他话音刚落,中国便发布公告,对40多个国家免除关税。中美作为世界第一、第二大经济体,消费市场庞大,一边加征关税,一边免除关税,各国自然更倾向与中国开展贸易往来。特朗普陷入两难:加征关税可能解决贸易逆差,却也可能导致资本外流;不加征,贸易逆差又难以改善。此次他不亲自对中国表态,或许是想给事情留有余地。但他同时提出,中国若想避免被加征关税,4年内需进口美国2万亿美元商品,按当前汇率折合人民币15万亿元。这一要求,无论从数据还是背后意图,都让人难以接受。答应,显得中国被美国拿捏;不答应,就会面临加征关税,特朗普的强硬态度和算计可见一斑。 加征关税,美国就能赢吗?不得不承认,美国加征关税,会使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售价显著提高,削弱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依赖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减少、降价竞争甚至裁员减产等困境,对相关行业和中国经济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压力也会促使中国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个产业链优化。历史经验表明,中国每次的飞跃式发展,往往都源于外部压力带来的内部变革。反观美国,加征关税后,中国商品价格上涨,会直接推高美国的通货膨胀水平,降低消费者购买力,影响经济稳定。美国制造业高度依赖中间商,加征关税将使美国重工业面临严峻挑战,不仅无法振兴美国制造业,还会阻碍其“重振美国制造”计划。此外,中美贸易战一旦打响,全球经济贸易的稳定也将受到极大冲击。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中国如何应对?中国对此回应: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这表明中国并不想卷入这场贸易纷争,但也绝不畏惧。历史和现实无数次证明,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关税战,最终只会自食恶果。虽然无法改变美国的决策,但中国可以提升自身实力。美国封锁芯片,中国芯片研发取得突破;美国限制人工智能,中国以较低成本研发出性能更优的人工智能系统。如今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可以积极开辟其他市场,拓展贸易版图,同时也可采取对等措施,让美国明白得罪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后果。归根结底,发展自身才是根本,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摆脱美国的制裁。在全球化趋势下,中美相互使绊子没有赢家,美国应认清形势,寻求合作共赢才是正途。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中国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应对: 采取反制与法律措施:针对美国加征关税的错误做法,中方会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利用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和机制,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如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以平衡美方加征关税对中国造成的损失,维护国家利益。 拓展多元市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深化与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伙伴关系,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降低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促进产业升级:利用美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压力,推动出口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大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迈进,带动整个产业链优化升级。 加强内部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内需,挖掘国内市场潜力,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收入等措施,增强国内消费者的购买力,使国内市场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减少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推动贸易谈判与合作:始终保持与美国进行对话和谈判的大门敞开,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美方进行坦诚沟通,寻求通过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的途径,推动双方达成互利共赢的贸易协议,管控分歧,避免贸易战进一步升级。
美国索要15万亿,中方坚决不接招,白宫节后施压为哪般? 春节刚过,一则重磅消
濮铭评趣这个事
2025-02-02 20:49: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