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德云社元老徐德亮大骂郭德纲,说分红不均:“一场商演,你拿40多

马二历史趣闻 2025-02-02 09:42:47

2008 年,德云社元老徐德亮大骂郭德纲,说分红不均:“一场商演,你拿 40 多万,就给我 150 元,这是打发叫花子呢?”郭德纲回了一句,徐德亮就没话说了。可没过多久,他就干了件震惊相声界的事。   徐德亮,北大中文系的高材生,因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相声创作才华,在加入德云社后迅速崭露头角。他与搭档王文林组成的表演组合深受观众喜爱。   2008年,徐德亮与王文林突然发布声明,宣布退出德云社。这条消息一经公开,瞬间在相声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徐德亮在声明中并未点名批评郭德纲,但他接受采访时的言论却异常直接。   他质疑德云社内部的收入分配制度,言辞激烈地批评郭德纲在商演收入分红上极不公平。他愤怒地表示:“一场商演你拿40多万,分我150元,这是打发要饭的吗?”这一句话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这一场矛盾的导火索显然是德云社内部薪资分配的体制。彼时的德云社刚刚崭露头角,商演收入不断提高。郭德纲已经开始凭借自己的名气积累财富,不仅购置了豪车,还配了专职司机。   徐德亮和王文林这样的“元老级”成员却依旧过着清贫的生活。他们每天挤公交去演出,演出后领到的报酬却少得可怜。这种鲜明的对比让徐德亮愤怒难平。   徐德亮在采访中说道:“我堂堂北大高材生,为了支持德云社,辞去了原本高薪的工作,把心思都放在了这里。可是现在德云社火了,我的生活却还这样!”   他说这话时,神情充满愤懑,手指在空中划出弧线,似乎要强调他付出的努力与回报完全不成比例。而他的搭档王文林则在一旁默默点头,显然对现状也有自己的不满。   这场风波的深层原因并不只是收入问题。徐德亮从德云社最初的“外来帮手”到后来将自己视为“创始元老”的角色转变,是矛盾的关键。   他曾公开表示,自己对德云社的贡献不可忽视,甚至认为德云社的成功离不开他。对于这一点,郭德纲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德云社的真正创始人是他与张文顺,而徐德亮不过是在后来加入的普通成员。郭德纲曾对媒体直言:“德云社是我和张文顺的事业,徐德亮不过是个演员,谈不上创始元老。”   面对徐德亮的指责,郭德纲的回应十分冷静:“干多少活,拿多少工资,这是行业内的规则,不是我个人的决定。”郭德纲的态度坚决,没有妥协的意思。   他甚至在媒体面前强调,德云社所有成员的工资分配均根据工作量和贡献大小,不存在“打压”任何人的情况。郭德纲的话语虽然平静,但却堵死了徐德亮继续质疑的口子。   矛盾的升级不仅局限于收入问题。徐德亮在后来出版的自传《逗你玩》中,公然将郭德纲比作一条“野狗”。书中写道:“如果要把郭德纲比作一种动物,那我会选择‘野狗’。他身上有着野狗一般的韧性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虽然这段话看似褒贬结合,但将郭德纲比作“野狗”显然是对其形象的抹黑。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徐德亮随后在书中补充了一句:“相比狗,我更喜欢猫。”这种“拐弯抹角”的言辞无疑进一步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在当时的电视节目中,当主持人问起徐德亮为何选择如此比喻时,他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只是含糊其辞地回答:“郭德纲确实很有拼劲。”他的回答不仅没有化解矛盾,反而引发了更多媒体的质疑,甚至连主持人都难掩惊讶:“这样的评价,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吗?”   对于徐德亮公开的指责和暗讽,郭德纲选择保持沉默,仅表示两人之间早有君子协定:“不说对方坏话。”德云社的搭档于谦却在公开场合坦率地指出:“德云社真正不可或缺的人是郭德纲,不是其他人。徐德亮的出走,并不会影响德云社的根基。”   事实上,徐德亮的离开早已让郭德纲有所预感。在2004年,徐德亮便曾提议带着张文顺单干,但被张文顺果断拒绝。张文顺认为,徐德亮并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运营一个团队。而郭德纲对这次离开也并未表现出特别的意外。他甚至在接受采访时平淡地说道:“他早有离开的打算,我不觉得惊讶。”   徐德亮的离开后,他成立了“海淀相声俱乐部”,试图另起炉灶。与德云社相比,他的新团体始终无法达到同样的高度。虽然他一度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热度迅速下降,事业也未能实现突破。即使尝试主持节目、做编剧,甚至开设直播间,他的人气始终不及德云社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徐德亮的行为引发了张文顺的强烈不满。张文顺直接发表声明解除与徐德亮的师徒关系,并指出两人从未正式举行拜师仪式,徐德亮也因此失去了使用“德”字的资格。为了捍卫德云社,张文顺在70岁生日时强撑病体,收徒撑场面,用行动表达了对郭德纲的支持。   相较之下,郭德纲的事业则越发如日中天。德云社不仅吸引了更多年轻相声演员的加入,也逐渐从小剧场走向了大舞台。后来的工资表显示,德云社普通员工的月收入早已达到上万元。如果徐德亮坚持留在德云社,或许他能够分享到这一盛景,但他却因为心态的不平衡,选择了离开。

0 阅读:2
马二历史趣闻

马二历史趣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