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主题的电影,徐克早已经拍过了,就是黄飞鸿系列。黄飞鸿

冷闲看娱乐 2025-02-01 17:25:20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个主题的电影,徐克早已经拍过了,就是黄飞鸿系列。

黄飞鸿系列由徐克与施南生的电影工作室出品,他们的电影工作室隶属于金公主影业,拥有独立创作、拍摄和剪辑权,再依托金公主庞大的发行与院线网络。施南生是金牌经纪人,徐克是鬼才导演,这样一组黄金搭档,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电影。

1990—1993是徐克武侠电影的井喷期,笑傲江湖电影三部曲是徐克为金公主影业打工,他担任监制与编剧,具体拍摄的活由其它导演来做。他电影工作室的黄飞鸿系列几乎同时开工,徐克一人打导演,监制,编剧三份工,为自己干活,就是这么拼命。

不能不佩服当时香港电影人的勤奋,包括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徐克最好的武侠电影作品几乎都在这三年完成,他大权独揽,事必躬亲,不敢想象他每天要多累,但是成果也很显赫,黄飞鸿系列几乎完美呈现了徐克的电影雄心。

黄飞鸿系列由李连杰关之琳主演,第一部是壮志凌云,第二部是男儿当自强,第三部是狮王争霸,这三部电影组成的三部曲,能清晰看到徐克以武侠为底图,对中国近代史进行了一次深度思索与诗意叙事。黄飞鸿第一部的英文名称Once Upon a Time in China,直译就是中国往事。这无疑也是徐克的雄心。

李连杰版的黄飞鸿,是中国古典美学下无限趋近完美的大侠。电影开始,欧美列强的炮舰浮游在海面,对中国虎视眈眈,保家卫国的黑旗军却要远赴越南对法作战,爱国将领刘永福与民团教头黄飞鸿话别,面对外敌压境山河破碎,刘永福希望黄飞鸿接过守护的火种,侠之大者,不在于好勇斗狠,而是能为国为民。

黄飞鸿第一部壮志凌云,讲黄飞鸿的精神困境,他发现练武与行医都不能救国,他站在广州佛山这个新时代的最前沿,又被旧文化深深包裹,他被东西方文明的剧烈碰撞来回撕裂着,这时,留学归国的十三姨向他伸出了手,带他打开了看世界的一扇窗。

黄飞鸿第二部男儿当自强,已经从传统文化的迷障里抬起头来的黄飞鸿,进一步遭遇思想层面的冲击,孙文与陆皓东这样的革命党人是他从未遇到的人物,他意识到原来救国不只是学习西洋,还要推翻满清。已经落后于时代的中国,不仅要追新(西学),还要破旧(白莲教)。

黄飞鸿第三部狮王争霸,在慈禧太后对列强开战的背景下,黄飞鸿直接站到了时代冲突的最中心——紫禁城。他看到了雄浑的蒸汽机代表的时代车轮如何将老迈中国碾压而过,也看到了慈禧李鸿章们利用舞狮这样的传统文化如何对中国自我禁锢。一路打怪一路思想突破的黄飞鸿,逐渐找到了救亡图存的路……

我个人坚信黄飞鸿电影三部曲,就是徐克最好的作品,是大气雄浑的史诗,是厚积薄发的武侠,是情感深沉的历史题材佳作。如果武侠电影作为一个纬度,黄飞鸿系列成功将武侠,历史,思想,情爱,伦理,爱国情怀融为一体,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前无古人,后来的徐克也无法超越自我。

这是一个电影创作者的精气神一生只能用此一次,用完就没了的那类电影。黄飞鸿展示的侠之大者,不只是他的佛山无影脚,更是他守护身后的中国家园,直面强敌,去学习,去进步,去抗争,始终不气馁,不自大,不守旧。让海天为我聚能量,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 。

徐克用了无数的巧思和戏剧冲突,通过黄飞鸿的视角,来展示中国近代史最激烈也最灰暗的一段历史,并反过来不断塑造推高黄飞鸿的大侠形象。

第二部男儿当自强里,白莲教与洋人大战的夜色之下,伴着一个粤调弹词艺人的唱腔,通过黄飞鸿的视角,徐徐铺开了一幅近代广州的众生相,将晚清治下的残破,愚钝,狂热,迷茫的时代精神细腻描画。

也是在男儿当自强里,孙文与黄飞鸿各自施展医术,中西医的手段精巧配合,为伤者们诊治,一群学习西学的儿童贴在窗户上笑脸相看,这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也是中国脊梁们不屈不挠的前进。

在第三部狮王争霸里,黄飞鸿将那块金牌抛到李鸿章的脚下,面对这个洋务运动的发起人,第一代救亡图强的先进中国人,黄飞鸿一番慷慨陈词,他说要广开民智,智武合一,这样才是正确的路。在这一刻,通过三部电影的思想递进,终于将黄飞鸿推向了徐克心中一个古典侠客所能成长起的最高境界。

而黄飞鸿所有的热忱与智慧,都凝聚在第一部电影的结尾,当洋人哄骗华人去金山做苦力的阴谋被破解,当找不到民族与个人出路的梁宽们陷入精神危机,在十三姨的引导下已经开始看世界的黄飞鸿,反而更明白自己所生长与守护的这片土地有多么珍贵,于是他说:

——如果这个世界真有金山的话,那些洋船为什么要来我们的港口?也许,我们已经站在金山上了。

拍出黄飞鸿三部曲的徐克,已经完美塑造了侠之大者的经典形象,他后来赚养老金拍出来的电影,也值得被理解。

0 阅读:3
冷闲看娱乐

冷闲看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