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尼采的文章很少有证明性的文字? 因为尼采是第一个明确认识到「哲学是真理话语权」的人,哲学是话语权,是权力。 这是一句「自因」的实体性描述,贯穿了语言、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本来就是一切归纳和评明的「基础」和「根源」,而不是归纳和证明的结果,也因此比一切实证更有力量。 从触觉、视觉、听觉方面来看——:就是在此引起最强烈抵抗的东西。 ——尼采《权力意志》 所有的归纳和证明,也就是笛卡尔的「清楚明白」,都是在一点一滴地积累那个「力量感」或「权力感」,但是关于力量感的这个事实本身是不能通过归纳和证明来描述的,只能直观,这种直观是有条件的,但是当得到这个结果之后,直观过程和前提是被扬弃掉的———如当代人并不需要论证自己有人权,而是天然地觉得自己就该有人权。 尼采的这种描述是最能揭示出「实证科学」工具属性的,因为哲学和科学的思维,力量感来源是截然不同的,科学是被动从某种从属于主体的客观性中谋取「力量感」,大部分时候,科学人的力量感获得途径更像一种乞讨,因为科研的结果是个体不能掌控的,是从属于自然实体性的。 而哲学则不然,揭示「哲学(乃至所有知识)都是话语权」,可以说完全凭借哲学家的天才,没有任何「客观的事实」可供借鉴,是从受众的思想中生生啃下来的;同时它又偏偏是真的,是具有理论上的「统治力」的,这便是尼采哲学天赋的明证和自豪的来源——「实力」凌驾于「实证」。 同时也是我们常常批判康德和胡塞尔「清楚明白的小确幸」「消极的能力哲学」的原因。 但是,无奈尼采也把科学扬得太干净了。 但同时这也是尼采的缺点,他太不重视「工具」,太小看「道德」和「价值载体」了,他在这个问题上违背了自己对权力意志壮大自身的必然途径的描述。 由于忽视了「主宰阻力」的这个环节,就导致他自己乃至自己理论支持者们,与科。 我觉得胡塞尔可能就是最会让尼采愤怒的那类哲学家,居然连自己的信仰都不在自己哲学论域之内还能开宗立派!? 尼采更没有想到这种忽视恰恰可能是招致一个退化的时代的根源—比如澳洲没有能打的食肉动物,野猫野狗都能称霸,同理。 而对这种「退化」的消化不良,也是他「永恒轮回」理论的直接根据,不过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一种力寻求抵抗的阻力,为的是要主宰阻力。由此引起的失败和厄运的程度每每根据阻力大小而变化:而且,就每一种力都只能对阻力释放自己而言,每一种行动中就必然有一种不快的成分。只不过,这种不快乃作为生命的刺激而发作用:而且只会强化权力意志! 尼采《权力意志》 一种力寻求抵抗的阻力,为的是要主宰阻力。由此引起的失败和厄运的程度每每根据阻力大小而变化:而且,就每种力都只能对阻力释放自己而言,每一种行动中就必然有一种不快的成分。只不过,这种不快乃作为生命的刺激而发挥作用:而且只会强化权力意志!— — 尼采《权力意志》 要知道,尼采是把权力意志对抗阻抗并吞噬对抗力量壮大自身的过程称为「同化」的,同一个过程,恰恰被黑格尔描述为「异化」,很显然,尼采的「同化」明显没有达成他的目标。 权力意志只能在对抗中表现出来;它要搜寻与自己对抗的东西,——当细胞原生质伸出它的伪足四处摸索时,那是它的原始倾向。 占有和同化首要地是一种征服意愿,一种造型、构成和改造,直至最后使被征服者完全过渡到进攻者的权力范围之内,并且使进攻者得到增扩。——如果被占有者,权力意志会分化为两个意志(可能不会完全放弃彼此之间的联系) 既然追求权力的基本本能已经赢得了更具才智的形态那么,“饥饿”就只不过是一种狭隘的适应了。 ——尼采《权力意志》 所以我们看看现在的思想界,尼采的哲学就快被推向权力失语的小众哲学了,这一点儿也不冤枉。 哲学是扬弃了一切具体知识的真理话语权 而「扬弃」的过程是必须的,这是辩证逻辑与历史具体同一性的必然要求。
为什么尼采的文章很少有证明性的文字? 因为尼采是第一个明确认识到「哲学是真理
长江有大中
2025-02-01 03:22: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