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李德才拜会毛主席,他突然说道:“主席,这些年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胖

巴豆不辣 2025-01-31 09:04:49

1958年,李德才拜会毛主席,他突然说道:“主席,这些年你吃了不少好东西吧,都胖了。”听到这话,旁边的工作人员冷汗直流。毛主席指着他的鼻子笑骂道:“你这个土佬,怎么还是个直筒子,什么时候能改改?” 1958年,在北京心脏地带的中南海,一位普通的老人李德才发生了一段不平凡的故事。他因身无分文且忘带证件,以“土佬”的称呼自荐,希望能直接见到毛主席,引发了一系列意外的连锁反应。 这位自称“土佬”的李德才,是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回溯到1904年,李德才出生于江西萍乡的一个贫困农家。童年时期的他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苦,这使得他立志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1930年,一个机遇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团进入了他的家乡,对他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深受红军不欺压百姓、为人民着想的理念影响,李德才坚定地加入了红军,从此踏上了革命之路。 1949年,平民战士李德才逐渐蜕变成为一名无畏的将领。他的名字与许多战役紧密相连,特别是在长征中的表现令人瞩目。1935年5月,红军面临着蒋介石的围追堵截,大渡河成为他们生死攸关的挑战。 大渡河的渡过并非易事,地形险峻,河流湍急,宽达300米,加上蒋介石的军队严阵以待。在这背水一战的情境下,红军的命运似乎悬于一线。前有强敌,后有绝路,这一幕仿佛重现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惨败。然而,不同于历史上的失败,红军在刘伯承和聂荣臻的指挥下,决定强渡大渡河。 红一团负责先头部队的任务,团长杨得志明确知道前方的艰难。红军在5月24日晚发起了对安顺场敌军的突击,成功击溃了敌军两个连。在渡口附近,他们偶然发现了一只国军军官为娱乐而留下的船只,这成为了他们渡河的关键。 李德才在这场决定性的战斗中,担任重要角色。他已经晋升为机枪排排长,与炮手赵章成共同负责压制对岸的火力。5月25日清晨,他们开始了渡河行动。在李德才和赵章成的火力掩护下,红军渡河突击队冒着敌人炮火与湍急的河流,艰难地开始了过河。 在河对岸,李德才持续使用重机枪火力压制敌军,而赵章成的炮弹精准命中了敌方碉堡,大大抑制了敌军的反击力度。随着红军战士的不懈努力与顽强斗争,渡河行动最终获得了成功。 红军生涯中的李德才经历了无数战役,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和变迁。他对各种新奇事物的好奇心使他在部队中有了“土佬”的绰号,这一称呼源于一次偶然的插曲。在一次驻扎城市期间,李德才首次见到电灯,他出于乡土习惯,尝试用灯泡点烟,未果,引来了战友们的哄笑。自此,“土佬”这一外号便与他紧密相连,并逐渐传播开来。 他的“土佬”形象并不妨碍他在革命中的地位。德才在解放战争及之后的战役中继续发挥其战术与领导才能,尤其是在平型关大捷与黄土岭之战中。建国后,他远赴朝鲜战场,直到1952年返回祖国,后被任命为河北保定军区分区司令。 1958年的那天,当李德才再次来到中南海,尽管未能提前通报,但他的到来仍然被毛主席亲自接见。这次见面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也象征着他这种特殊人物与领导之间的深厚关系。毛主席称呼“你这个土佬哟”。 晚年的李德才不忘关怀战士们的福祉。有一次他注意到保定军区内有一片空地,便提出建设篮球场的想法,以增强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协作。尽管面对物资短缺,李德才依然坚持通过各种途径尝试解决问题,最终他直接向毛主席求助,成功为士兵们建立了篮球场。 李德才的一生是对新中国军事与社会事业的无私奉献。1960年,他逝世后被安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0 阅读:665

评论列表

山村老怪

山村老怪

1
2025-02-01 06:31

101是你吗

巴豆不辣

巴豆不辣

感谢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