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陕西19岁少女被父亲许配给沙漠里一户人家,她不甘心就这样过,咬着牙发誓“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没曾想,15年后,她不仅被人称为“沙漠女王”,甚至还提名了诺贝尔奖! (信息来源:40年前无奈嫁到荒漠,40年后她的沙漠森林王国震惊世界2024-09-18 09:01·上观新闻) 你见过沙漠新娘吗? 19岁,花一样的年纪,却要嫁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婚房还是个地窖。 这听起来像不像恐怖故事的开头? 但对殷玉珍来说,这就是1985年的残酷现实。 更难以置信的是,多年以后,这位曾经的“沙漠新娘”竟华丽转身,年入百万,成为真正的“治沙女王”。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传奇故事。 时间回到1985年,陕西靖边县的殷玉珍,因为父亲与一位内蒙古牧民的约定,被远嫁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的尔林川村。 这桩婚事,起源于一次沙尘暴。 殷玉珍的爸爸在内蒙古放羊时走丢了,幸好遇到一位热心的牧民帮忙找到了路。 殷风军为了报答,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那个牧民家的儿子白万祥。 懵懂的殷玉珍,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可当她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所有幻想都破灭了。 漫天黄沙,荒凉贫瘠,触目惊心。 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所谓的“婚房”,竟然是一个半埋在沙里的地窖,逼仄狭小,难以容身。 殷玉珍哭了七天七夜,内心充满了绝望和恐惧,甚至想到了轻生。 但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留下,也许是放不下家人,也许是心底还有一丝不甘。 殷玉珍的爸看到女儿的现状,心里满是懊悔。 他亲自带人给女儿修建了三间土坯房,生活条件总算有了一丝改善。 殷玉珍把两棵杨树苗从家乡带到新家,种在了门前的地上。 这两抹绿色,就像沙漠中的萤火,点燃了殷玉珍心中希望的火种。 然而,沙漠的残酷并没有因此而减轻。 有一次,殷玉珍正在灶上煮玉米碎粥,突如其来的狂风将灶台打翻,滚烫的粥洒在她的脚上。 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艰难环境,殷玉珍并没有被压垮。 她反而更加坚定,“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把我欺负死”,这成了她日后奋斗的座右铭。 1986年春天,殷玉珍和丈夫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家里最值钱的羊卖掉,换来了600棵树苗。 他们满怀希望地将树苗种下,期盼着能改变这片荒漠。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由于缺乏经验和恶劣的气候,大部分树苗都枯死了,只有不到十棵存活下来。 第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殷玉珍放弃。 她意识到,治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学习和摸索。 丈夫白万祥非常支持妻子,他出去找工作不要工资,只求带些树苗回来。 殷玉珍则留在家中,悉心照料着这些来之不易的树苗。 198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殷玉珍听说附近村里有5万棵树苗无人认领。 夫妻俩兴奋不已,赶紧跟村里人一商量,愿意免费帮忙干活,就为了能弄到那些树苗。 他们用家里的老黄牛,一趟趟地运送树苗,来回20多里路,硬是将5万棵树苗全部运回家并种下。 经过不断摸索和挫折,殷玉珍慢慢学会了在沙漠里种树的方法。 她开始用灌木来挡风固沙,还能蓄水保土,然后又在周围种上多层的乔木。 就这样,一点点的绿色,开始在这片荒漠中蔓延开来。 多年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 沙漠的风渐渐轻了,雨也多了起来,那些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开始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殷玉珍不仅种树,还开始种植农作物。 去年,她推广了一种贵价小米,煮出来的粥既香又油润,一公斤能卖到45块,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她还种了好多沙漠玫瑰,占地有30亩,打算把相关产业也做大。 殷玉珍的防沙故事也开始被人所熟知。 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她的沙漠绿洲扩大到7万亩,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参与治沙,形成了规模效应。 曾经一个人就能巡完的林子,现在需要开车才能走完。 殷玉珍的年收入也突破百万,实现了经济上的巨大飞跃。 1999年,殷玉珍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她先后荣获“全国治沙英雄”“全国绿化劳动模范”等称号,并在国际会议上分享自己的治沙经验,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治沙女王”。 殷玉珍的成功,不仅在于她改变了沙漠的面貌,更在于她展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 她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哪怕条件再差,只要信念够坚定、努力不松懈,就能创造出不凡的成就。 从绝望的沙漠新娘到年入百万的治沙女王,殷玉珍的逆袭人生,堪称一部活生生的励志传奇。 她用40年的时间,将一片荒漠变成了绿洲,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只要心态不消极,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坚持不懈,敢于迎接挑战,我们都能成就独特的精彩。 殷玉珍的故事,还在继续,她与沙漠的抗争,也将持续下去。 这位“沙漠女王”,将继续守护着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各自的领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1985年,陕西19岁少女被父亲许配给沙漠里一户人家,她不甘心就这样过,咬着牙发
笔杆子说
2025-01-29 15:57:08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