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段希文下令国民党残军将武器移交给泰军,交枪后的当晚,一队武装突袭美斯

文史记叙录 2025-01-27 23:49:02

1964年,段希文下令国民党残军将武器移交给泰军,交枪后的当晚,一队武装突袭美斯乐,想趁机对残军下手。 1962年冬末,泰国政府正式通知国民党残军:要么退出泰国领土,要么缴出全部武器,就地从事生产。 在美斯乐的司令部里,段希文召集残军骨干通宵开会,决定前途。他们研究过来,讨论过去,最后认为:泰国提出的条件,比缅军提出的条件不同。 缅军之前在围剿金三角的残军时,提出的要求,是残军必须离开缅甸,没有第二条路可选择。而泰国比较宽容,留有余地,没有逼迫他们走武装对抗的道路。 另外,残军实力也非与在缅北时往日可比。那时,残军枪多、人多,并有援助支持。还能怎么办?“缴枪,就地生产。”段希文只好提笔在泰国的文件上签了字。 1964年初春,残军在美斯乐与阿卡卡寨之间的一个山坡地集中,排成20余行,行与行之间留下间隙。泰国政府特派察柴少将,率领1个连的部队前来接收。 司令台上,察柴和段希文并肩而立。本来应由段希文先致辞的,但他坚持由察柴首先表示泰国政府的立场。察柴表示感谢残军合作,接着转达了泰国的承诺:在解除武装后,将供应残军种子、树苗,帮助其从战争中解脱。 察柴致辞后,该段希文致辞。但他闭口无言,只转过身子,面向察柴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解下佩枪,双手呈上。察柴在惊愕中接了过去,回报了一个军礼。 段希文向残军举起右手,等到全体官兵明白了意思后,把手放下。 残军们开始架枪。就在架枪的一刻,残军有人流下眼泪,有人跪在地上,双手抱头,大哭失声。 察柴见到这一幕军人末路,也感到怆然,随即把段希文刚才交出的手枪,用军礼奉还。段希文疑惑地看着察柴,察柴说:“请将军收下,你们离不开武器,离开武器,你们就会成为一滩血。” 缴枪仪式举行之后,察柴完成任务离开,身后跟着一长串驮着残军武器的马帮。 段希文并不后悔缴枪,若是不缴枪,残军没有出路,应该感谢泰国的收留。可是交了枪,种种危机即将扑面而来。在这三不管的“金三角”,枪没了,分分钟会被别的势力吞掉。 这时,排长杨维纲来到段希文跟前,悄悄说:“我藏了几条枪,没交!” “你说哪样?!我向泰国下了保证!”段希文怒道。 “我们不能没有枪啊!”排长申诉。 “我签了字,全部缴出,他们相信中国人的诺言,你……” “没有枪我们就是一滩血!不光是我们,还有我们的妻子、孩子和老人!” 段希文望着杨维纲欲言无语。 僵持中,有个兵惶惶进来报告:村头的笔直槽水管没水了! 段希文正疑惑,又有2个兵进来报告:村尾的竹槽也滴水不流了。 危机来了! 对方是要诱杀接水的人员,还是要断绝全军的水源而攻之?段希文没时间思索,他问杨维纲:“有多少枪?在哪?” “在山凹里埋着,我怕泰军搜查。有40多支卡宾,20多把英国造。” 段希文立即下令:封锁美斯乐,准进不准出,包括慄慄老百姓。立刻起枪,分发给战斗骨干,其他人准备刀斧。 夜幕降临后,袭击者来了,又惶惶地抬着尸体撤去。 以后几天,段希文派几名亲信,带着大量半开(银元)去购买武器,重新武装部队;同时,将夜间被袭情况禀报泰国军方。泰方并没有阻挠残军购买武器,反而要求他们协助边防警察维护山区治安。 与此同时,在这几年,台湾派段希文的父亲段克昌和特务头子沈文岳等人来泰北,视察段希文和李文焕部。并以恢复补给为诱,要残军对云南进行窜扰破坏。 段希文和李文焕都想获得台湾的补给,于是从1963年至1966年9月,先后几次窜扰云南边境,最大规模不超过30人。结果被解放军和民兵打死27人,俘虏11人。 但是,台湾的补给迟迟不见,反倒要他们继续窜扰,段希文和李文焕知道又上了蒋介石的当,干脆停止了窜扰。 1966年底和1967年初,蒋介石和蒋经国先后召段希文、李文焕去台湾,商谈第3军、第5军统一合编事宜,原则上同意恢复对残军的补给,但未作具体承诺。 1968年初,蒋经国派的特使抵达曼谷,发给残军慰问金2万美元,继续商谈“整编”问题。年底,台湾方面单独召见段希文。 1969年初,蒋经国甚至亲赴泰国,了解残军实情。7月,台湾第4军参谋长易谨、特种部队司令夏超,到段、李两部商谈补给和整编问题。 此次谈得很具体,只要兵不要官,老弱一律不要,军官重新调整,整编后的残军由易谨、夏超担任正副指挥官。 段希文与李文焕明白了,蒋氏父子的意图就是要夺他们的兵权。于是,他们急忙召集骨干商议,答复是:“谢绝整编!” 可是,台湾方面高估了对残军的影响,1970年1月,周中峰、叶翔这两个特务头子来到泰北,想压段希文、李文焕接受改编。而段希文、李文焕直接谢绝接待,结果他们只好悻悻而返。 段希文、李文焕之后召集骨干开会,决定残军和台湾彻底决裂,不再联系。后来,残军靠着帮助泰军围剿游击队得到认可,改编为自卫队,获得了居住权。

0 阅读:0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