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底,李以劻带着蒋介石的手令来到李延年的兵团部,李延年说:“就靠我这点兵,自保都难,怎么救黄维?” 李以劻说:“不是还有刘汝明兵团吗?” 李延年苦笑说:“李兄,你想必知晓,我这个第六兵团和刘汝明的第八兵团都是11月间改编建立起来的,还没有经过好好训练。特别是我的三十九军,战斗力很差,至于装备,比起邱清泉和李弥兵团的就更不如了,要我去黄维,难啊!” 刘汝明、李延年对蒋介石“救援黄维兵团”的指令,不得不执行,但在实际作战中,效率低下,打打停停,既然刘、李兵团的“北进”是如此之糟,只有靠徐州方面的“南进”了。 但徐州的杜聿明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他电呈蒋介石:要救出黄维,至少再增加五个军。 蒋介石为难了好大一会儿,回电说:五个军不行,两三个军可以想法子调。 这两三个军从何处调呢?蒋介石对目前各战场上布置的兵力,又作了番考虑。平津地区傅作义指挥的五十多人,已处于被围状态,无法调动;西北胡宗南手下倒有可抽调的军队,但路途遥远,只能空运,可哪有偌大的空运能力;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几个新兵编练司令部,只有一些才成立的二线整补师,根本没有作战能力。 蒋介石搜索枯肠,认为只有配属于白崇禧的华中“剿总”的宋希濂部和十三绥靖区司令官王凌云指挥的第二军,无论从防务上和运输条件上,都可抽调增援。 很快,在湖北荆门的宋希濂接到蒋介石从南京发来限半小时到的紧急电报,命他和王凌云立即去南京。两人奉令先乘轮船到了汉口,见过总司令白崇禧,决定于12月1日上午由总部派飞机送他们去南京。 两人告辞时,白崇禧又说有要事相商,把宋希濂单独留了下来,白崇禧把门拴上,招呼宋与他同坐在长沙发上。 白崇禧问宋希濂:“你看目前形势怎样?” 宋希濂说:“很紧张,很危险。” 白崇禧说: “是的,确实很危险。东北几十万大军全完了,若是东北共军一进关,局势就更不好收拾了。” 说到这里,白崇禧起立走到挂在墙上的地图前,以自信而又兴奋的语调说:“武汉一定要保住,必要时要和共军进行和谈。即使万一不守,只要保住这里的兵力,还可退到湖南、广西、云南、贵州大西南地区,造成南北抗衡的局势。” 宋希濂听出话外之音,白崇禧是要他的军队留下,以壮大桂系势力,至于蒋介石仅存的主力,就是在徐州地区被打光,白崇禧也可以不管。 但是宋希濂毕竟是蒋介石的嫡系骨干将领,听到这里,他便站了起来,说:“只有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或者还可渡过难关,否则,会像石达开,分裂出走,末了仍难逃覆灭的命运,还请总司令三思。至于从我个人来说,我自然希望不离开鄂西,尤其不愿把自己的部队分割使用。然而为了大局,我不得不从。” 白崇禧显出失望的神情,朝宋希濂狠狠地瞪了一眼,随即自我解围说:“那好!你先到南京看看情况,如形势已无法挽救,去了无济于事,最好请求总统及顾总长免调。” 宋希濂和王凌云当天乘专机到了南京,由军务局长俞济时亲自接他们来到总统官邸。蒋介石显得异常亲切地接见了他们说:“这次叫你们来主要是要让你们后备的全部力量援徐蚌地区作战,挽救目前这种形势。现在徐蚌地区进行的决战,关系存亡,希望你们的部队尽速东进。在加入战场后,先以全力解救黄维兵团之围,然后再会同徐州部队,稳定战局。” 说完,蒋介石命王凌云找顾祝同商量部队如何空运的问题,叫宋希濂留下问话。 蒋介石问宋希濂武汉方面有什么动静。宋希濂将临行前白崇禧的秘密谈话内容作了详细汇报。蒋介石全神贯注地倾听着,对每一细节和白崇禧的表情都仔细问过,末了说:“好!我知道了。你答复他的话说得很得体。” 随后蒋介石正式下令调宋希濂部第二十军、二十八军和王凌云部第二军东下参战。 宋、王二部的先头部队奉令到汉口,正准备上轮启运,白崇禧突然派他的亲信干部率警一团将轮船看守起来,不准上船。消息通到南京,无论国防部的电报,还是顾祝同的电话,都被白崇禧顶了回来,概不买账。 蒋介石气坏了。但又不得不忍,亲自拿起电话和白崇禧通话:“健生老弟,我要你调3个军到徐蚌参战,实是不得已之举,等解围以后,仍归原来建制,希望你即日放行!” 白崇禧说:“不行啊!总统,这三个军的防守点都是要害之处,我抽不出接替的力量啊!” 蒋介石说:“我知道。不过事有轻重缓急,这一战关系存亡。若是当初你统一指挥徐州‘剿总’,处在眼前这种紧急情况,你不是也要调兵支援吗?” 白崇禧说:“情况不同了啊!总统!上个月我把黄维兵团抽给你了,防御已经削弱了,现在又要抽去三个军,要是共军乘虚而入,我怎么办啊?武汉还要不要啊!” 蒋介石气愤的说:“你不服从命令,什么态度?” 白崇禧说: “合理的命令我服从,不合理的命令我不接受!” 两人在电话里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半个多小时,调兵的事仍无结果。蒋介石气得满脸通红,将电话机使劲往桌上一摔,连声大骂。
1948年11月底,李以劻带着蒋介石的手令来到李延年的兵团部,李延年说:“就靠我
文史记叙录
2025-01-27 23:53:05
0
阅读: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