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3个假太监:一个睡了皇后,一个杀了皇帝,一个让太后生子。 在明朝历史上,有一个太监的名字让人谈之色变,他就是"八虎"之首的刘瑾。刘瑾原本是江西浮梁县的一个平民,他为了能够进入宫廷获得富贵,不惜自宫装成太监。 刘瑾进宫后被分配到詹事府当差,这个地方负责管理皇子的日常生活起居。在这里,他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未来的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照天性顽劣,不喜读书,整日沉迷于玩乐,而刘瑾极善于察言观色。为了讨好朱厚照,刘瑾不仅陪他玩耍,还帮他瞒着弘治皇帝偷偷溜出宫游玩。 刘瑾逐渐成为朱厚照最信任的心腹。当朱厚照继位成为明武宗后,刘瑾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从一个普通的太监摇身一变成为司礼监太监。 刘瑾凭借着皇帝的宠信,权力迅速膨胀,不仅干预朝政,还插手选妃。在选秀女时,他看中了张氏的美貌,于是设法将其送入宫中,并让她成为了皇后。 张皇后入宫后,刘瑾经常出入后宫,与张皇后来往密切。 权势滔天的刘瑾开始肆意妄为,他大肆敛财,结党营私。在短短几年间,他就积累了相当于国库两年收入的财富。 弹劾刘瑾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向皇帝,但都被明武宗置之不理。直到1510年,杨廷和等大臣联名上书,详细列举了刘瑾的二十大罪状。 这些罪状包括干预朝政、结党营私、敛财枉法,以及与皇后有染等。明武宗这才意识到刘瑾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愤怒的明武宗立即下令将刘瑾逮捕。经过审讯,刘瑾不仅承认了贪污受贿的罪行,还供出了与张皇后的私情。 最终,刘瑾被处以凌迟之刑,全身被割了三千四百余刀而死。他的党羽也被一一清算,张皇后被贬为庶人。 在唐朝末年,宦官专权达到了顶峰,而袁晁就是其中最为残暴的一个。他并非真正的太监,而是通过伪装混入宫廷的奸佞之徒。 公元904年,袁晁凭借精湛的伪装技术,成功混入大内,并被分配到唐昭宗李晔身边当差。他装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很快就获得了唐昭宗的信任。 在宫中,袁晁暗中勾结宦官派势力,逐渐掌控了禁军大权。他利用自己靠近皇帝的便利,开始干预朝政,排挤异己。 袁晁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控制了皇宫内外的军事力量,还把持了朝廷重要职位的任免权。当时的大臣们对袁晁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袁晁与另一个权势熏天的宦官韩全诚结成同盟,两人联手控制了整个朝廷。他们不仅垄断了皇帝的耳目,还将反对他们的大臣们一一贬黜。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袁晁开始策划一个更大的阴谋。他认为唐昭宗已经对他产生了怀疑,必须尽快采取行动。 904年农历四月,袁晁与韩全诚密谋,趁着夜色包围了唐昭宗的寝宫。他们以保护皇帝的名义,强行将唐昭宗软禁起来。 在软禁期间,袁晁命人在唐昭宗的饮食中下毒,最终导致唐昭宗驾崩。他们随即拥立年仅13岁的太子李柷即位,是为唐哀帝。 袁晁杀死唐昭宗后,变本加厉地掌控朝政。他不仅独断专行,还残酷镇压反对势力,使得朝廷陷入一片恐怖之中。 然而,袁晁的恶行最终还是遭到了报应。次年,朱全忠率军攻入长安,袁晁在混乱中被乱军砍死。 韩全诚等宦官势力也随之覆灭,他们的尸体被愤怒的百姓分尸。这场由假太监发动的政变,成为了唐朝灭亡前的最后一根稻草。 袁晁的专权和弑君,不仅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宦官乱政的典型案例。 在秦国历史上,嫪毐的故事堪称是最荒诞的宫廷丑闻之一。这位假太监的出现,源于当时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一个精心设计。 吕不韦为了掩盖自己与太后赵姬的私情,挑选了这个身材魁梧、相貌出众的年轻人。嫪毐并没有真正净身,只是剃去胡须,装扮成太监的模样。 通过精心安排,嫪毐成功进入秦王宫,被分配到太后赵姬身边当差。他表现得极其恭敬,很快就赢得了太后的信任。 为了避开秦始皇嬴政的耳目,赵姬以思念故乡为由,带着嫪毐搬到了雍城居住。远离咸阳的监视后,赵姬与嫪毐的关系迅速升温。 在雍城期间,嫪毐不仅获得了太后的宠爱,还被封为长信侯,掌握了重要军权。他开始大肆招揽门客,建立自己的势力。 嫪毐的权势迅速膨胀,府中门客宾朋多达数千人。众多官员为了升迁,都要通过他的门路,送上重金贿赂。 更令人震惊的是,太后赵姬竟然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这个秘密在当时被严密保护着,但还是传到了秦始皇的耳中。 嫪毐的野心也随着权势的增长而膨胀,他开始密谋废黜秦始皇。在一次酒后,他甚至狂妄地自称是秦始皇的"假父"。 这个消息经由吕不韦传到了秦始皇手中。秦始皇立即展开秘密调查,发现了这个惊天丑闻的全部真相。 嫪毐得知事情败露后,决定孤注一掷。他利用太后的玉玺和秦始皇的御玺,调动军队发动叛乱。 叛乱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嫪毐被抓获并处以车裂之刑。他的两个儿子也未能幸免,被装进麻袋活活摔死。 这场政变不仅让嫪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让太后赵姬失去了政治影响力。从此以后,秦始皇对后宫和宦官的管理更加严格。
历史上3个假太监:一个睡了皇后,一个杀了皇帝,一个让太后生子。 在明朝历史上,有
文山聊武器
2025-01-27 22:48:59
0
阅读: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