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与蒋英:默默奉献背后的伟大夫妻情

瀚霖学史吖 2025-01-27 09:57:38

1960年,钱学森因工作原因突然消失数月,妻子蒋英无比焦虑,几度失眠。在一次见到国家领导人时,蒋英情绪失控,怒斥道:“钱学森去哪儿了?几个月没有信,他不要我了、不要孩子了,我就要烧掉这个家!”她的哭诉和决绝成为了当时领导人中流传的佳话。 钱学森与蒋英的婚姻始于青梅竹马,1947年,他们在上海举行了婚礼。蒋英为了支持钱学森的事业,放弃了自己在音乐上的前途,随他赴美,支持他专注于火箭和导弹的科研。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钱学森也收到了归国的召唤,最终在1955年回到祖国。 回国后,钱学森立即投入到火箭和导弹的研究中。1956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钱学森被任命为院长。然而,初期研究人员并非导弹领域的专家,甚至有不少是其他学科的大学生。面对这一局面,钱学森开设了导弹技术“扫盲班”,并毫无保留地教导学生。通过艰苦努力,中国的导弹研究逐渐取得了突破。 然而,1960年,钱学森因工作需要前往大西北,参与“东风一号”导弹的试验准备,几个月音信全无。蒋英焦虑万分,但钱学森的行踪是国家机密,无法告知。直到1960年10月,中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枚“东风一号”导弹,命中550公里外的目标,标志着中国导弹技术的重大突破。当蒋英看到这一新闻时,终于理解了丈夫的去向。 不久,钱学森终于回到了家,蒋英故作生气地调侃:“我知道你去哪了,那里有个美女一直缠着你。”钱学森一头雾水,蒋英笑着说:“那美女叫‘东风一号’。”两人相视而笑,这一幕成为了夫妻间的温馨记忆。 钱学森和蒋英的故事,不仅展现了钱学森为国家科研事业的奋斗,也凸显了蒋英作为妻子背后默默的支持与牺牲。蒋英曾说:“祖国可以没有我这个歌唱家,但不能没有钱学森这个科学家。”她为丈夫、为国家默默奉献,成就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正如她所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段故事深刻诠释了家庭、事业与国家的三重牺牲与奉献,也是无数为国家奋斗的科研工作者和他们的家人共同承担的责任与使命的真实写照。

0 阅读:3
瀚霖学史吖

瀚霖学史吖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