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城,李师师攀上赵官家的故事传得沸沸扬扬,引得无数女子心生羡慕,纷纷下海想效仿她。一时间,御街两侧的烟月牌子挂得密密麻麻。
但官家毕竟只有一个,公卿们也不是个个都去嫖院子。这就导致局面变成了肉多狼少。有的姐儿虽然攀上了高枝,但也有很多人连个月里都遇不到个入流的客人。
见此情形,就有掮客想出了摆群玉宴的主意。群玉宴是什么呢?就是叫几十个姐儿聚在一起,伺候同一个客人。这对掮客来说有两大好处:一是能玩得起这种场面的客人出手都很大方;二是大部分姐儿最后只是当个背景,临幸不到,只用一点小钱就能打发了。这样一来,中间就有了不少利润,掮客们自然特别喜欢拉这种局。而对姐儿们来说,去的是大场面,还能好吃好喝,大部分时候也不用真伺候人,就跟玩一趟似的,还能拿一份钱,自然是乐此不疲。于是,摆群玉宴的越来越多,场面也越来越大,来玩的客人也多了起来。有时候院子里的姐儿都不够用,掮客们就开始打良家妇女的主意。
直接让良家妇女进勾栏发卖,人家自己是不会去的。但如果只是去充个背景,不用伺候人,那就不同了。毕竟好吃好喝、环境又好,还能拿一份对她们来说不算少的报酬,何乐而不为呢?慢慢地,良家的少妇、没出阁的小户人家闺女,一个拉一个,去参加群玉宴的人越来越多。她们有的去几次就被客人看上了,顺势就下了海;有的没被客人看上,就一直跟着白吃白喝混日子,也算见过了大世面。时间一长,她们内心的审美和期望自然也就高人一等了。
此后有介绍相亲的,她们听说对方只是普通家庭就有三分不悦。待看到对方屋内陈设普通,屋外旱厕臭气熏天,厨房黑烟弥漫,更是无法忍受。想起参加群玉宴时的场景:那雕栏画栋,那四壁的名人字画,那熏香的红木马桶……她们便下定决心,此生一定要嫁给贵人,改变自身命运。
于是,她们开始主动接近、追求身边的有钱人。为了迷住他们,有的苦学厨艺从胃下手,有的苦学寝技从身下手,有的学习西洋的浪漫技巧从心下手,总之是各显神通。有志者事竟成,还真有那幸运的,攀上了王侯公卿,自此大富大贵。俗话说得好,食髓知味。一个人的成功就能激励一千个效仿者,一百个人的成功就能激励一千万个效仿者。一时间,主动追求王侯公卿乃至小官殷商的人变得像过江之鲫一样多。由于大部分人为了得手都愿意主动倒贴,不少被追求者索性就来者不拒,先试睡几天看看效果,中用则留,不中用则弃。这种生活对被追求者来说,固然仿佛进了天堂。而对追求者来说,虽然是被试睡,但在自己眼里却是一段几乎已经成就梦想的旅程。被试睡过以后,她们觉得自己和被追求者算是深度交流过,距离成功只剩一步之遥,那种生活已经触手可及,只要自己再努力一点就一定能将他留住。
只是没想到岁月如梭,红颜易老。她们每次都想着再努力一点点,但努力了几次后,突然就没机会了。照镜子发现鬓边的一根白发,才惊觉匆匆十年过去,自己已经过了最好的年纪,从少女变成了阿姨。心中的目标人物开始叫自己大姐,那一步之遥变得越来越远,变得遥遥无期。而从天而降的现实更让她们难以接受。随着年龄增大,相亲对象也变得更加奇葩,不是又老又怪,就是穷到绝望。几次试着忍气吞声接受现实,却发现即使闭着眼睛也难以忍受那股让自己鄙夷的味道。
早上起来,一位大姐擦掉眼泪,揪掉白头发,用细粉再仔细地掩饰了一下皮肤上新生的皱纹。她在心里下定决心:“我还不老,再给自己十年。这次我一定豁出一切,毫无保留,我一定要实现目标,过上我想过的生活!”化妆完毕,收束钗裙,她毅然向追求的方向走去。风扬起她的发尾,仿佛在为她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