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年,李世民痛心疾首地对大臣们说道:“我的儿子承乾、魏王泰、齐王祐和汉王元昌都这样,实在让我痛心烦恼。”话音未落,他拔剑欲自尽。长孙无忌急忙上前抱住李世民,劝道:“陛下,万万不可!” 李世民的悲痛源自其与儿子们的复杂关系。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政变,亲手杀死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弟弟齐王李元吉,三天后即被李渊立为太子。随后,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称帝,长孙皇后被立为皇后,李承乾被封为太子。 李承乾年仅十四岁时,李世民已开始将国事交给他处理。尽管李承乾是李世民宠爱的一子,李世民同样宠爱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李泰为长孙皇后的儿子,受到的宠爱仅次于太子。636年,李泰本应去封地,但李世民舍不得他离开,甚至打算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这让魏征劝谏道:“武德殿在东宫之西,陛下不应忘记当年的齐王与太子的关系。” 李世民虽收回了这一命令,但对李泰的宠爱未见减少。李泰的《括地志》完稿后,李世民赏赐他比太子还多,褚遂良曾上书劝谏,但李世民并未在意。 641年,李承乾身边的一名男宠被杀,李承乾认为是李泰所为,心生怨恨,认为李泰有夺取太子之心。于是,他秘密派人暗杀李泰,但未遂。随即,李承乾与附马都尉杜荷、汉王李元昌等人商议起兵逼宫。 643年三月,齐王李祐在齐州谋反,事发后,李承乾对卫士纥干承基说:“东宫距离大内不过二十步,谋划大事岂是齐王所能比?”四月,李祐兵败被擒,纥干承基上书告发李承乾谋反。李承乾被废,其他涉案者也被处死。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欲立李泰为太子,李泰许诺“父皇立我为太子,我死后杀子传给晋王”。李治得知此事后,将此告知李世民,李承乾也坦言自己的反叛正是因为害怕李泰图谋太子之位。李世民愤怒,决定立李治为太子。 李世民带着李治来到两仪殿,称:“我三子一弟都这样,我心里实在是苦闷。”长孙无忌等人劝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并请李治向长孙无忌谢恩。最终,李世民决定立李治为太子,李泰被贬为东莱郡王。 李世民一味宠爱李泰,致使李泰心生夺位之心,李承乾则因不安而铤而走险。这一切,李世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643年,李世民痛心疾首地对大臣们说道:“我的儿子承乾、魏王泰、齐王祐和汉王元昌
趣叭叭本人
2025-01-26 15:51:40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