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毛主席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他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便在工资上,也主动降薪与国家共渡难关。然而,关于他去世后留下的遗产,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主席生前每月的工资仅为四百零四块八毛钱,这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高的收入了。然而,他的生活却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足。毛主席的管家吴连登曾透露,毛主席每个月几乎都是入不敷出。那么,他的钱到底都花在了哪里呢?
原来,毛主席每个月的固定开销包括党费、房租、水电费、暖气费以及两个孩子的学费等,这些费用加起来就已经相当可观了。除此之外,他还有伙食费、烟茶费等日常开销。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还经常接济生活困难的亲属和工作人员,甚至在外出视察时,吃饭的费用也是自己承担。因此,尽管他的工资不低,但每个月都几乎被花得精光。
然而,毛主席去世后却留下了百万遗产。这笔遗产并非来自他的工资,而是来自他的稿费。毛主席一生中有许多著作,这些著作深受国内外读者的喜爱,因此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稿费收入。这些稿费在毛主席去世后,被中央办公厅特别财务办公室处理,并最终按照毛主席的遗愿全部上交给了国家当做党费。
那么,毛主席的子女们最终分得了多少遗产呢?实际上,他们每个人只分得了8000元钱、一台彩电和一台电冰箱,合计在一万元左右。这是因为在毛主席生前,他曾经从稿费中支出过相同数额和物品给生活拮据的小女儿李讷。为了公平起见,也给其他子女批了相同的数额和物品,只是李敏的这份一直没有取走。直到1981年中央办公厅找到李敏时,她才只拿走了属于自己的8000元钱。
毛主席的子女们虽然从父亲那里没有留下什么钱财,但他们却继承了毛主席的精神。他们每个人都是能吃苦耐劳的人,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去麻烦中央或国家。毛主席的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