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活了112岁,百岁时,他曾专门写了一篇论述长寿之道的文章,文章洋洋洒洒千言,但我总觉得:这篇文章太平常,也揭示不了他长寿的真正原因。我坚持认为,他的长寿秘诀,实际藏在他晚年写的那篇看起来与“长寿秘诀”风马牛不相及的《陋室铭》里。 周有光活到112岁,是当之无愧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的时候,曾经写了一篇谈论长寿之道的文章。这篇文章有上千字,涵盖了饮食、作息、运动等各个方面。 在饮食方面,周有光提倡要节制,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食。他认为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身体健康。而肉类食物虽然提供蛋白质,但吃太多会加重身体负担。 说到作息,周有光强调要早睡早起,保持规律。他自己就一直坚持晚上9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即使到了百岁高龄,这个习惯也没有改变。规律的作息能让身体的生物钟稳定,有利于养生。 运动方面,周有光创造了一套"象鼻子运动"。他观察到大象虽然身体笨重,却能活到几十岁。他认为这跟大象总是不停地摆动鼻子有关。于是他就模仿大象,做一些小幅度的运动,比如晃晃头、甩甩手、伸伸腿等等。 除此之外,周有光还提到了家庭关系对长寿的影响。他和妻子张允和相濡以沫几十年,是有名的恩爱夫妻。周有光说,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可以让人心情愉悦,有利于健康长寿。 周有光的晚年生活并不富裕,他住在条件简陋的房子里。房间阴暗,书桌和地板都不平整,门槛破旧。周有光把自己的这间住所称为"陋室"。 就在这样一个简陋的环境中,周有光写下了著名的《陋室铭》。这首诗描绘了他在陋室中的生活点滴。比如"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说的是他的卧室兼作厨房,书橱和菜橱合二为一。 "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写的是他挤电车、走半里路去打公共电话的情景。看似琐碎平常的生活细节,在周有光笔下却充满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他在诗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虽然简陋,但他能在其中悠然自得。对于阴暗的房间,他认为"更显得窗子明亮"。对于破旧的门槛,他欢迎朋友"不速之客"的到来。 《陋室铭》字里行间透露出周有光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在物质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他仍然能够自得其乐,悠然度日。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支撑着周有光在晚年仍然保持健康的身心,不为外界环境所困扰。 周有光一生经历坎坷。他出生于清末民初之交的动荡时期,年轻时亲历过军阀混战和日本侵华的战乱。新中国成立后,周有光曾经因为"右派"身份被下放到宁夏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再次遭受批斗。 然而,周有光在逆境中仍然能够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在宁夏劳动改造期间,许多人郁郁寡欢,而周有光却把下放农村视为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他抢着干重活、累活,几年下来,不仅治好了多年的失眠毛病,身体也越来越强壮。 周有光有一句著名的座右铭:"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意思是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能够不惊慌失措;面对无端的责难,他能够不愤怒反驳。这句话体现了周有光豁达开明、泰然处之的胸襟。 周有光常常笑称,自己能活到112岁,是因为"上帝把他遗忘了"。这句看似玩笑的话,实际上也反映出他淡泊宠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在周有光看来,是非曲直、荣辱得失,都是过眼云烟,没有必要太过计较。 正是凭借这种达观豁达的心境,周有光才能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长寿的愿望。他常说,人的寿命固然有先天的基因因素,但后天的生活态度也至关重要。保持简单规律的生活,学会调适自我的情绪,是他长寿的重要法宝。 周有光的百年人生,既是一部传奇的历史,也是一篇精彩的哲学随笔。他的生平事迹和晚年智慧,生动诠释了"心宽体健"的道理,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112年的生命旅程中,那份乐观坦荡、旷达通透的心境,熠熠生辉,历久弥新。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活了112岁,百岁时,他曾专门写了一篇论述长寿之道的文章,文章
鹏天玩转旅游
2025-01-25 18:30: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