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临终前的朱老总对她的妻子康克清调侃道:“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的,就是没吃饱过,"身为我国的开国元帅,为何会说自己的遗憾是没吃饱过? 1953年,他的孙子刘建出生。 那年,刘建的母亲朱敏从苏联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担任教职。 朱德决定抚养刘建,确保朱敏能专注于工作。 刘建的成长离不开祖父朱德和祖母康克清的影响。 在家庭生活中,朱德少有发脾气的时候,即使在严苛的生活条件下也保持平和。 康克清则教导孩子们要独立,刘建还记得祖母让他们自洗衣物。 朱德经常在旁边安慰。 朱敏的母亲,贺治华,与朱德的关系复杂。 1922年,贺治华与朱德结婚。 然而,贺治华后来选择了与朱德信仰迥异的生活道路。 朱敏在其著作中提到,尽管难以理解母亲的选择,但这些年来的生活经历让她对母亲的决定有了认识。 1959年至1961年,中国遭遇经济困难,政府领导人的日常生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每月的粮食配给严格限量。 在这种条件下,朱德还是坚持自己的定量少于一般干部。 朱德的晚年,特别是在糖尿病日渐严重的情况下,他的饮食被严格控制。 据回忆,朱德曾经非常喜爱四川的传统菜肴,如泡菜和回锅肉。 然而,这些菜从他的餐桌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保健菜式。 一次,朱德的一个老战友廖承志来访,饭点到来时,奶奶留宾客共进晚餐。 廖承志表达了吃肉的愿望,朱德即刻支持,促使厨房炒了一盘回锅肉。 尽管朱德自己不能品尝,但他通过观看别人享用自己曾经喜爱的菜肴,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美味。 朱德还开辟了一片菜园。 在中南海的住所空地上,种植了茄子、白菜和辣椒等蔬菜。 除此之外,家中还常采摘荠菜、苦菜和榆钱叶等野菜,与粮食搭配制成菜窝窝。 朱德,疾病的困扰,始终保持着幽默感。 1976年7月6日,他在逝世前对康克清表达自己没吃饱过,调侃自己的疾病。 陈毅元帅不仅以军事才能闻名,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陈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虽然时常处于昏迷状态,但他的梦中仍旧是战场上的吶喊。 彭德怀元帅1973年被诊断出患有直肠癌之后,他对工作人员说过,自己已经很幸运能见证新中国的成长。 彭德怀的最后愿望,是将他的骨灰送回故乡。 他希望在家乡的土地上安息。 罗荣桓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依然关心国家,他要求丧礼从简,甚至让家人搬离国家分配的住所,让出空间给需要的人。 他告诉子女们,虽然他无法留下物质财富,但他的精神遗产是他最宝贵的传承。 他坚信共产主义是一种伟大的真理,鼓励他们继续投身于革命事业。 贺龙元帅则在临终前发言认为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不仅参与了国家的初期建设,还强调了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刘伯承元帅,在军事战略上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希望在墓碑上刻上自己的信仰和称号。 即便是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思想仍旧围绕着对国家的贡献。 聂荣臻元帅,作为最后一位逝世的开国元帅,亲历了改革开放。 在生命的尾声,他特别强调了对台湾和大陆统一的希望。 陈毅元帅的四名子女中,长子陈昊苏担任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次子陈丹淮成为空军中的少将,是陈毅家中唯一获得军衔的子嗣。 三子陈小鲁投身商界,而女儿陈姗姗则在国外深造后。 徐向前元帅仅有一子一女。 儿子徐小岩参与研制中国第一代汉字计算机,并最终成为通信部部长,晋升为中将。 女儿徐鲁溪则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叶剑英元帅的六个孩子各有所长,长子叶选平在科技领域活跃。 叶选廉则转向商业领域。 刘伯承元帅拥有八名子女,长子刘太行从军事开始,逐渐升至高级职务。 此外,刘解先和刘雁翎都选择了医疗职业,而刘弥群则成为空军指挥学院的副院长。 朱德元帅的子女朱琦的一生中未获得军衔,选择了稳定的铁路工作,而朱敏成为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授。 贺龙元帅的长子贺鹏飞贡献于海军装备的发展。 女儿贺捷生在军事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成就。
1976年,临终前的朱老总对她的妻子康克清调侃道:“我这辈子没有什么遗憾的,就是
李渔观影
2025-01-25 12:27:52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