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年间,国家强盛,康熙帝好奇心重,啥新鲜玩意儿都想瞅瞅。这不,哈密王千里迢迢送来个大甜瓜,说是他们那儿的特产,叫“东湖瓜”,甜得跟蜜似的。
这瓜可真不小,康熙帝一看就乐了,问大臣们:“这是啥瓜?”大臣们回答说:“皇上,这是哈密王进贡的哈密瓜。”康熙帝一听,心里头纳闷儿,但转念一想,“哈密瓜”这名儿还挺顺口的,就没多想,直接给这瓜定了名儿。
其实吧,这瓜本名叫“东湖瓜”,是新疆鄯善县的特产,因为那儿有个东湖,这瓜就是在那儿种的。哈密王觉得这名儿不够响亮,就借着进贡的机会,想给这瓜换个名儿。结果康熙帝一听“哈密瓜”,觉得挺好,就这么定了。
这事儿就这么传开了,大臣们一看皇上都这么说,谁还敢反驳?于是,“哈密瓜”就成了这甜瓜的新名字,而“东湖瓜”这个本名,反而被大家给忘了。
这一误传就是三百年,到现在,大家还都管这瓜叫“哈密瓜”,压根儿不知道它本来叫“东湖瓜”。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好笑的,康熙帝一个口误,居然就这么定了个新名字,还传了这么久。
不过话说回来,这“哈密瓜”的名儿也挺好听的,听起来就甜丝丝的。而且,因为这名字,新疆的哈密瓜也更有名了,全国各地的人都想尝尝这“哈密瓜”到底有多甜。
所以说啊,有时候,一个名字,真的能决定很多东西。康熙帝这一误打误撞,倒也给咱们留下了个有趣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