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1岁的赵一荻,在台北杭州南路一个美籍牧师的

史行途 2025-01-23 21:58:18

1964年7月4日,64岁的张学良与51岁的赵一荻,在台北杭州南路一个美籍牧师的家里,举行了一个有身穿黑色宽大长袍的牧师来主持的简单婚礼。 有人把张学良、赵一荻(赵四小姐)在同居三十多年后的正式结婚,称为“奇特的婚礼”,也揭示了这对在凄风苦雨中生死与共的情侣之间的深厚情谊。 婚礼开始了,牧师先用他那缓慢并略略有些抖颤的声音问张学良:“你愿意这个女人做你的妻子吗?” 张学良朗朗答道:“我愿意。”牧师转问赵四小姐:“你愿意这个男人做你的丈夫吗?” 赵四小姐这时眼里忽地涌满了泪水,嘴唇抖动着,连她自己也不知道“我愿意”这三个字是怎么说出来的,也不知牧师听清了没有。但她知道,站在身边的张学良是肯定听清了,恐怕也只有他才能体会到赵四小姐此刻的心情。 当牧师讲到到“交换饰物”时,赵四小姐强忍着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了,滴滴嗒嗒地落在了张学良的胳膊上。张学良拿着戒指的手抖动着,半天也套不进赵四的手指。赵四小姐感到,张学良此时也一定是感触万千! 婚礼结束后,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缓步走出,他们没有坐车回北投别墅,决定慢慢步行回去。张学良默默地走着,他感到自己的大半生唯一最感到有负的,就是身边这位夫人。赵四小姐以她豆蔻年华投靠自己,可直到年过半百方取得个夫人的名义,这些年真是委屈了她,难为了她。 在漫长的幽禁中,张学良忧愤交加,精神上一直受到极大的压抑和摧残,他无所寄托,就阅读书报。据当年曾经担任过看守张学良的“警卫”人员回忆,在幽禁中张学良是爱读书的,赵四小姐也爱在房间里看书,每次搬迁,光是书籍,就有好几箱子。 张学良由于长期离群索居,很少与外界接触,生活实在单调寂寞,所以为了排解胸中的郁闷,他尽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爱好,如他除了读书外,也注意锻炼身体。他喜欢登山、散步,有时也爱打网球。后来年岁大了,跑不动了,则又喜欢起养花来。他在自己的庭院里养了很多的花,并爱养兰花,特别喜欢养君子兰。 张学良不仅欣赏,还亲自栽培。他培育的君子兰长势好、品种多,真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他常常独自站在自己亲手培育的散发着阵阵幽香的艳丽多姿的兰花前,默默凝视,轻声吟咏。 长期的幽禁让张学良过早地脱发秃顶,眼耳聋,健康状况已不大如以前了。在心理上、精神上也有些变化。他偶尔也在街上走一走,但由于他的照片很少见报,走在街头,几乎没有人会认识他,到了70年代,张学良实际已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风烛残年的老人。 赵四小姐也变了。在年轻时,她是一个婀娜多姿、俏丽妩媚的女子,以贤淑文静、才貌出众闻名于世。但自从张学良被幽囚,而她作为被特许的陪伴家属来到他的身边后,她总是衣着朴素,几乎洗尽铅华,含辛茹苦地尽心尽力地照顾、安慰张学良,可以说是体贴入微,十分周到。张学良一度致力于明史研究,准备将来靠教书为生,赵四小姐就博采兼收有关资料,帮他写札记。 提到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婚姻,就不得不说张学良的发妻,昔日的“东北第一夫人”于凤至了,张学良被幽禁之初,于凤至和赵四小姐换着照顾张学良,每人陪一段日子。但是于凤至后来乳房烂疮日益严重,1940年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只得赴美求医。 虽然此后就一直是赵四小姐陪伴张学良,但是于凤至的对张学良的帮助依然很大,于凤至善于理财,正是靠着她源源不断的给张学良和赵四小姐汇钱,才得以让张学良虽然精神上苦闷,但是生活上衣食无忧且质量还很高。 于凤至还含辛茹苦地照料张学良的子女,将他们抚养成人,张学良后来侨居美国,生活上靠的就是于凤至给他留下的房产和财物。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结婚,就必然要先和于凤至离婚,于凤至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当她得知张学良的心病后,虽然对这个丈夫难舍难分,但她冷静下来后,还是致信张学良,说明自己由于患病,未能尽到妻子之责,多年来照顾丈夫生活的责任全由赵四小姐担负了。这些年赵四小姐代她陪伴汉卿,吃了不少苦,理当得到法律承认;再说赵四小姐温柔敦厚,爱情坚贞,做汉卿的妻子是当之无愧的,所以她同意与张脱离夫妻关系,以使他们永结百年之好。这个在张学良看来很棘手的问题以意想不到的互谅互让和豁达大度的方式顺利解决了。 1990年3月20日,于凤至病逝,享年93岁,她至死也未能见到张学良。张学良和赵四小姐1995年侨居美国夏威夷,2000年6月22日,赵四小姐病逝,享年88岁。 和他相濡以沫了大半生的赵四小姐的病逝,让张学良身体状况迅速恶化,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病逝,享年100岁。张学良的一生,其他的姑且不说,他的两任妻子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对他的忠贞不渝,这不得不说是一段佳话。

0 阅读:0
史行途

史行途

不急不躁,安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