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大三学生罗中立画了一幅油画《父亲》,轰动了整个画坛,国家以400元将

地元历史档案 2025-01-22 14:18:11

1980年,大三学生罗中立画了一幅油画《父亲》,轰动了整个画坛,国家以400元将其收藏。谁也没想到,这幅曾被低价收购的作品,如今成为中国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1948年,罗中立出生于重庆。罗中立的父亲十分钟爱绘画艺术,一有空闲时间就带着两个儿子外出写生,耳濡目染下,罗中义也爱上了绘画。长大后,哥哥考取了川美附中,这让年幼的罗中立十分艳羡,那时的他经常在哥哥校门口外驻足,清澈的眼中满是对这所学校的憧憬。   但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就在罗中立满怀期望可以跟上哥哥的脚步时,国家政策变了,为响应政策,罗中立成了一名钢铁厂的工人。但罗中立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工作之余就在自己的素描本上练习。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已到而立之年的罗中立重新燃起追逐梦想的希望,在废寝忘食的努力下,罗中立终于考上了四川美术学院,成为油画系的一名大学生。虽然年纪比同学大了许多,但罗中立性格开朗,为人幽默和同学相处的很和谐。大龄入学,罗中立的学习热情丝毫未减,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他的画技突飞猛进。   为寻找作品灵感,罗中立经常外出写生。在重庆沙坪坝,罗中立偶遇了他的“缪斯”,老人名叫邓开选,职业是看守厕所,罗中立把他与巴中乡下遇到的农民相结合,创造出了《父亲》。   父亲头上缠着白色毛巾,黝黑的脸上皱纹纵横交错,他看似无言,但脸上的每一条纹路都写满了生 活的艰辛,写满底层的呐喊,它是那个时代整个中国老父亲的缩影。   大学期间罗中立是扭曲变形的夸张抽象风格,在当时那个时代的中国美术院校里面,这种夸张的艺术风格,无疑被同学认为是装怪。创作《父亲》,罗中立也是存着两分较劲的心思,证明自己也有写实的能力。   罗中立带着《父亲》参加了全国青年美展后,立马引起不小的轰动,评委被父亲的形象所折服和感动,最终斩获一等奖,凭借着《父亲》,罗中立一举成名。   中国美术馆以400元的“巨款”收购了这幅画。一拿到钱,罗中立就请同班同学在校外的一品香大搓一顿。   《父亲》的成功,也让罗中立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1984年,罗中立被公派留学到比利时安德卫普皇家美术学院研修深造,期间,他游历了欧洲13个国家。在欧洲罗中立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榜样—伦勃朗,为了看伦勃朗的画作,罗中立可以在火车上往返睡三次。   留学生涯也改变了罗中立的绘画风格,他之前的作品造型粗旷,色彩纷呈交错,桃红、柳绿是他惯用的色彩,整体呈现出一种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感觉,游学归来后,罗中立更倾向于塑造形体的夸张变形。2000年后,罗中立更为追求“光影”,大胆创新,超越题材的限制,创作了《隔背》、《出海》等系列知名画作。   一直向前探索,真正的画家永远对前路保持好奇,罗中立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油画《父亲》与九龙半岛的不解之缘 竟在这么早就开始了.上游新闻 [引用日期2023-04-27] 罗中立.四川艺术网 [引用日期2023-04-27]

0 阅读:25
地元历史档案

地元历史档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