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魔力,有时会让人走上异常的捷径。2025年1月20日,一个汽车博主爆料,知名汽车品牌X,疑似上演了一出“订单魔术”。为了升职加薪,部分中层管理人员自掏腰包,请亲朋好友下单,制造销售火爆的假象。 这背后,是考核机制的漏洞。比起实际交付量,X品牌更看重订单数量。于是,一些人动起了歪脑筋,用虚假订单铺就升职之路。讽刺的是,这些订单虽然来自真实用户,但车却迟迟不交付,大量现车积压在仓库里,成了“库存幽灵”。 股东们喜欢漂亮的销售数据,好看的PPT是融资利器,股东大会上吹吹牛,又能轻松混过一年。但这繁荣的背后,却是虚假的泡沫。网友们纷纷猜测,是小米?问界?还是小鹏?甚至有人怀疑星途、现代…… 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X品牌的问题,其他品牌或许也存在类似情况。资本的压力、业绩的考核,像一只无形的手,将一些人推向了造假的深渊。用虚假数据堆砌的成功,终究如空中楼阁,不堪一击。正如老百姓常说的,“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损害的还是品牌自身的信誉,以及消费者的信任。监管部门也应该出手了,不能让这种“假繁荣”继续蔓延下去!
金钱的魔力,有时会让人走上异常的捷径。2025年1月20日,一个汽车博主爆料,知
马元义与趣事
2025-01-22 13:17:15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