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有个亲弟弟,名叫桂祥,他经常把慈禧的赏赐拿去当铺,换成现金去抽大烟!慈禧得知后气炸了,于是想教训一下这个亲弟弟! 在清朝的八旗制度中,镶蓝旗的地位并不高。桂祥的家族就属于这个旗籍,在当时的满清贵族圈里并不起眼。 他的父亲惠征在朝廷中担任笔贴式的职务,专门负责整理文书和档案管理的工作。这样的职位在清朝官制中连品级都算不上,只能算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 惠征一生都在为养活一家五口而奔波,家中两个女儿三个儿子都需要他来抚养。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个家庭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桂祥从小就在这样一个清贫的环境中长大,但命运却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他的姐姐,也就是家中的长女入宫选秀成功了。 这位姐姐就是后来威震天下的慈禧太后,她在咸丰帝在位期间得宠,生下了大清帝国的独子。 随着姐姐在宫中地位的提升,桂祥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咸丰帝驾崩后,他的外甥同治帝登基,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的亲舅舅。 不仅如此,他后来还成为了两朝皇帝的舅舅。在同治帝驾崩后,光绪帝继位,这位新皇帝是他姐姐慈禧从宗室中过继的儿子。 桂祥的地位在清朝后期可以说是显赫至极。他不仅是手握大权的太后的亲弟弟,还是两代皇帝的舅舅,更是后来的光绪皇后的亲生父亲。 按照清朝的规制,像桂祥这样的身份理应被封为承恩公。这个爵位在清朝是极其尊贵的,一般都是皇帝赐给外戚的最高荣誉。 桂祥在朝廷中的第一个职务是乾清门侍卫,这个职位听起来很威风,实际上不过是宫廷中的一个闲职。后来他又被封了副都统的头衔,但这也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虚衔。 在同治年间,他被提拔为御前侍卫,同时兼任镶白旗汉军副都统。这些职位看似一步步在升迁,但实际上都是些可有可无的闲差事。 直到他的女儿静芬被选为光绪皇后,桂祥才真正获得了一个像样的职位:正红旗和正黄旗护军统领。这个职位主要负责皇室卫队的管理工作,但在实际的朝廷政务中并无太大影响力。 桂祥最显赫的时期是在光绪十六年,他被任命为工部右侍郎,这是一个正二品的高级官职。 然而桂祥在工部右侍郎的位置上只待了一年就离职了。原因是他在任职期间,不仅没有干出什么政绩,反而欠下了一大笔公款。 这笔钱大部分都花在了吃喝玩乐上。 那些所谓的朋友看中了他太后弟弟的身份,一个个都争着巴结他。每次聚会都让桂祥做东,花的都是公家的钱。 更让人无奈的是,桂祥还染上了抽大烟的恶习。他不仅自己抽,还成了行家里手,能准确分辨出不同产地和品种的鸦片。 为了满足这个嗜好,他开始变卖慈禧赏赐给他的各种珍贵物品。那些价值连城的字画、玉器、首饰,到了他手里没过多久就全都进了当铺。 在甲午战争期间,桂祥跟随军队出征。当时军队打出了"萨、桂、祥"三面旗帜,他却误以为"杀桂祥",当场吓得大哭,最后不得不被调回京城。 他的生活也越来越糟糕,挥霍无度的作风让他始终无法攒下什么家底。每天除了抽大烟就是跟狐朋狗友吃喝玩乐,根本不关心自己的仕途发展。 慈禧赐给他的东西,几乎都被他变卖一空。有时一件价值万两的宝物,到了他手里可能几百两就卖了,全都换成了烟土。 由于他的这些行为,不仅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也让慈禧在朝堂上颜面无光。 这样的生活状态让桂祥在晚清权力圈中始终无法站稳脚跟。虽然他拥有显赫的身份地位,但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却毫无建树。 在发现桂祥把赏赐的宝物全都变卖后,慈禧对这个弟弟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此以后,她再也不给桂祥赏赐任何贵重物品,而是改成了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 为了确保桂祥一家不至于流落街头,慈禧开始按月给他们发放固定的银两。每个月大人可以领到四两银子,小孩则是二两,这些钱刚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 在政治上,慈禧更是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手腕。她打破了清朝历代外戚专权的传统,即便是自己的亲弟弟也不轻易重用。 这种做法与其他执掌朝政的太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临朝称制的太后都会重用娘家人,但慈禧却避开了这个老套路。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慈禧选择了另一条路:通过联姻来维系皇室关系。她将桂祥的大女儿静芬选为光绪皇后,二女儿静芳也嫁给了皇室宗亲。 这种策略既能让她的家族与皇室保持密切关系,又不会因为直接提拔娘家人而招致非议。在处理家族与国事的关系上,慈禧表现出了高超的平衡术。 当其他大臣们看到太后对自己亲弟弟都是这种态度,自然也就明白了她治国的决心。慈禧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她心中国事永远大于家事。 桂祥最终也没能改掉自己的陋习,他依然每天沉迷于烟酒之中。即便是在晚年,他仍然保持着对鸦片的依赖,挥霍无度的习性也始终没有改变。 到了1913年,这位太后的弟弟、两朝皇帝的舅舅,带着一生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慈禧对弟弟,够可以了
瞎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