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28日,日军偷袭淮安,新四军一营营长吴华夺接到任务,要求在天亮前消灭敌人并抢运粮食。吴华夺迅速部署兵力,八团一营主攻东北角,二营攻东门,十团一营负责城南。
当吴华夺带领部队抵达来安城时,发现东北角无人防守,便果断下令攻击鼓楼和小学。他率先翻越墙头,意外踩到一名正在小便的伪军,引发屋内敌人注意。吴华夺迅速用枪顶住伪军的头,得知敌人计划天亮后行动,他立即组织部队发起进攻。
凌晨三点半,战斗正式打响。三连迅速包围敌人,高喊“放下武器,饶你不死!”随后,战士们冲向日军指挥部,用炸药包点燃屋顶,鼓楼在烈火中倒塌。敌人惊慌失措,纷纷从西北角逃窜,最终被民兵俘获。
天亮后,吴华夺清点战场,发现数百名敌人被烧死在火海中。此次战斗不仅成功击退了日军,还为部队争取了宝贵的粮食补给。
吴华夺出生于贫苦家庭,10岁便跟随父亲参加黄麻起义,一生充满传奇。他常说:“是那些牺牲的战友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他的事迹被记录在《我跟父亲当红军》一书中,激励着无数人。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当时的英勇,更传承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鼓励着后人继续前行,不负前辈们的牺牲与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