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灭蜀挺有意思。 桓温仅带一万人就去灭蜀,跟邓艾一样,完全就是看准了蜀地已人

周周史海泛舟 2025-01-21 11:53:26

桓温灭蜀挺有意思。 桓温仅带一万人就去灭蜀,跟邓艾一样,完全就是看准了蜀地已人心思变。 邓艾带两万人偷渡阴平,一路上还有江油、绵竹、成都,外部还有在剑阁坚守的精锐,人心坚定的话,邓艾就是瓮中之鳖。 桓温一样,带一万人去灭别人的国。人家都说他疯了,只有刘惔说桓温一定能拿下蜀地,因为这哥们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刘惔没说错,桓温的一万人,穿三峡天险,过江州(重庆),过乐山,一直到成都近郊才遇到像样的抵抗,跟旅游没啥区别。 到了成都郊外,蜀将昝坚率军抵抗,结果一路走到的了犍为,才知道和桓温错过了,于是再回头从沙头津往北渡江。 昝坚追上来时,桓温已经到了距成都十里外的十里陌,昝坚的部众不战自溃。 守军没有斥候吗?老百姓没有耳闻吗?打个仗可以跟对方错过,这就是人心失了。 山川险峻不如人心坚固!以蜀道之险,稍微正常一点点的人心,邓艾也好,桓温也罢,只能变成笑料!

0 阅读:6514

评论列表

用户14xxx27

用户14xxx27

36
2025-01-21 18:30

这就是当年红军为什么能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

永夜

永夜

25
2025-01-22 07:21

一个天府之国,不想着自强,去找曹操,找刘备,满世界找爹,结果被荆州人轮流骑,天府之国到益州疲弊到民有菜色,清初更是百中存一,以致湖广填四川

在人间 回复 02-07 17:35
湖广填四川是张献忠杀的太多了

用户13xxx07 回复 02-07 13:07
刘璋也没什么错。人家有自知之明 多年来连个汉中也沒啃下 为了益州百姓 把地盘献给曹操 避免刀兵之祸 只是所托非人 两个杠精扛上了 他更没料到张松卖主

小小一虫子

小小一虫子

19
2025-01-22 15:10

邓艾就是个愣头青,这么干对他一点好处没有,战败的概率很大,那肯定死无葬身之地.侥幸胜了呢.司马家懵逼了.还是死.前面司马懿做了那么好的榜样.耗着呗.

kayev ciong 回复 02-10 09:45
邓艾军事头脑可不简单,他突袭成都绝对没问题,问题在于他没政治头脑,他抢了头功就是必死之局,钟会不要他脑袋司马昭也会要他脑袋。

姚小文 回复 02-07 10:42
兄弟,我说的封王,只是片面意思。魏大部分也是袭了汉制,邓艾讨要的是益州牧,当时的益州牧和封王本质也没有什么区别。

猛兽大哥

猛兽大哥

13
2025-01-22 15:28

天下为乱蜀已乱,天下已平蜀为平,,蜀总是要外人来统治,时间长了又觉得对她们不好,然后再找外人,

Kgreenhty

Kgreenhty

5
2025-01-24 13:06

山川之险,不如人心之固!何也?

林晓东 回复 02-01 18:54
在德不在险,然后靖康耻。

何以成佛惟有法华

何以成佛惟有法华

5
2025-01-25 18:35

蜀地也算是南朝,蜀地也没有龙脉,历史上的南朝没有一个寿命久的。

叼大全

叼大全

4
2025-01-23 06:12

邓艾当年可是真的上头了,玩命之旅,赌是赌赢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摸摸 回复 01-25 11:42
灭蜀功劳太大,加上蜀地易守难攻,有自立之本。司马家当时名义上还是魏臣,无论钟会还是邓艾,当时要是成功自立,再拿司马昭弑君的名义北伐,其实机会不是没有。就是这两个都是一流统帅,但不是枭雄。

姚小文 回复 摸摸 02-06 01:26
你是半点都没看懂一计害三贤。不管是钟会还是邓艾,他们只是名义上的魏臣,他们不忠于魏,而是忠心于司马昭。一计害三贤,故事线四人。钟会和邓艾都想拉拢姜维,向司马昭讨要政治利益。邓艾想要蜀地封王,钟会野心更大,他想成就一方霸业。而姜维利用了这个心里,但是他没有选择邓艾,而是钟会。因为选择邓艾还是守城,而钟会手握曹魏西北军政大权,完全可以掐住剑阁,先取关中,再掉头来收拾邓艾。只可以姜维有两点失误。一,他高估了钟会对军队的控制力,因为曹魏军中将领大多都是司马昭心腹,钟会的威望也并不高。二他提议用蜀将代替魏将,嚷钟会把他们聚而杀之,他没有太过于顾及钟会的心里,因为钟会会觉得,让蜀将代替魏将,那么军队最后的指挥权会掉到姜维得手里。所以在这事上犹豫不决,导致最终泄密,仓促谋反,遭到大批魏将反叛,成为弱势一方,导致被杀。邓艾在姜维死后,也失去了和司马昭讨价还价的资本。你要明白故事线,邓艾是最后死的那个。

无怨无悔有几人

无怨无悔有几人

3
2025-02-07 15:20

桓温带的都是精锐部队,哪个不是以一当十的存在

猜你喜欢

周周史海泛舟

周周史海泛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