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火再起。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我国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全,不得不奉陪到底。当时,我军总兵力约56万人,分别从广西、云南两个战区发起进攻,与数十万越南军队短兵相接。
许世友是这场战争中负责广西战区的总指挥。然而,战场形势复杂多变,敌军负隅顽抗,加上越南丛林山地地形复杂,大型装备难以施展,战斗进展并不顺利。一些步兵被命令绑在坦克和装甲车上一同作战,以提高机动能力。士兵们在坦克的掩护下勇猛冲锋,用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杀。
战事吃紧之际,宋时轮突然出现在前线。宋时轮当时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对这场战争的走向至关重要。他此行是代表中央军委来前线视察的。 宋时轮,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是中国革命和军事事业中的杰出人物之一。在其漫长而辉煌的革命生涯中,宋时轮担任了多个重要军事和政治职务,参与了众多关键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时轮早年投身革命,成为萍醴边游击队的队长,积极参与对抗敌军的斗争。在这一时期,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游击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他担任湘东南第2纵队的政治委员,负责队伍的政治工作,确保部队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随着革命力量的发展,宋时轮被任命为红军学校第4分校校长,承担起培养新一代革命干部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职位上,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了军事教育的系统化和科学化,为红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指挥官和士兵。 在红35军中,宋时轮担任参谋长,参与策划和指挥多次重要战役。他在此期间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提升了其军事战略和战术运用能力。作为独立第3师师长和红21军参谋长,宋时轮进一步承担起更大范围的指挥责任,带领部队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取得了显著的战果。 在中央苏区,宋时轮担任西方军参谋长,负责整体作战部署和战略规划。他在这一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战略眼光,有效地指挥了多次反“围剿”战役,成功挫败了敌军的多次进攻,保卫了革命根据地的安全。 随着红军的发展,宋时轮被任命为江西军区作战科科长和红军大学第二大队大队长,进一步扩展了其指挥和管理能力。在这些职位上,他不仅在作战指挥上表现出色,还在军事教育和干部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八路军时期,宋时轮担任第120师358旅716团团长,随后升任雁北支队支队长,领导部队在敌后展开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作为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他统筹指挥了多个重要的军事行动,极大地削弱了敌军的战斗力,保障了抗日根据地的稳固。 在津浦前线指挥部,宋时轮担任参谋长,负责协调和指挥沿线的军事行动。他在这一职务上,展现出了卓越的统筹能力和灵活的战术运用,使得津浦前线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随后,他被任命为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执行处处长,负责北平地区的军事调处和政务工作,确保了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在山东野战军中,宋时轮担任参谋长,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和济南战役等关键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不仅是解放战争的重要转折点,也为新中国的建立铺平了道路。作为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宋时轮进一步巩固了华东地区的军事防御,提升了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在第三野战军第9兵团,宋时轮担任司令员,负责指挥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战略部署。他在这一时期,参与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等决定性的战役,成功推动了全国解放事业的最终胜利。渡江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军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全面胜利,极大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残余力量。 宋时轮在阵地视察的过程中,渐渐皱起了眉头。一进门,宋时轮顾不得寒暄,直接开口说:"老许啊,我刚在前线看到咱们不少同志被绑在坦克上作战,这样太危险了!千万不要把步兵都绑在坦克上啊!" 宋时轮见许世友面露难色,赶紧耐心解释:"老许,你想啊,咱们面对的是山地丛林,地形复杂多变,坦克行进颠簸异常。士兵被绑在外面,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难及时脱身。万一坦克中弹起火,外面的士兵岂不是要被活活烧死?" 许世友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如梦初醒。他这才意识到这样做的风险有多大。若是在平坦地形还好,可在崇山峻岭的环境下,这无异于让士兵当"活靶子"。一旦战车被集火攻击,绑在外面的士兵必死无疑。 战争结束后,许世友在总结教训时,专门提到了宋时轮的这次建议。他动情地说:"有老宋这样智勇双全的参谋在,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有他在,就是我最大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