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2月,王树声将军被确诊为食道癌。面对大儿子遭遇车祸高位截瘫、三儿子突发

江樵品史呀 2025-01-20 16:45:52

1973年2月,王树声将军被确诊为食道癌。面对大儿子遭遇车祸高位截瘫、三儿子突发神智不清入院,接二连三遭受不幸的王树声在周总理的探视之后,永远地走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正处于国家重建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动荡而充满希望的时代,王树声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领导者,展现了非凡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他先后担任总军械部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第二政委、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其职业生涯不仅见证了新中国军事力量的建设,也彰显了他对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当时,国家物资供应紧张,粮食、油料、布匹等生活必需品都需要凭票购买。面对亲属的请求,王树声始终坚持原则,拒绝利用职权为家人谋取私利。他教育家人,明确表示自己的职责是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没有任何私心杂念。这种坚定的立场不仅影响了他的直系亲属,使他们选择了普通农民的生活,也树立了他在同僚和下属中的良好形象。王树声的侄女们因此长期在家务农,过着简朴而充实的生活,这种家庭氛围也反映了王树声对廉洁自律的高度重视。 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物资供应状况有所改善。然而,王树声依然严格要求家人按照政府的规定消费,避免任何形式的浪费和特殊待遇。他不仅严格遵守规定,还身体力行,成为身边人学习的榜样。尽管拥有专车的权利,王树声却多次拒绝配备额外的生活用车。他坚称国家尚有重大困难,自己一辆车足以应对日常通勤。这种克己奉公的精神,充分体现了他对国家利益的高度忠诚和对个人欲望的克制。 王树声的这种廉洁作风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物质生活的严格要求上,还延伸到对家庭成员的影响上。他的妻子杨炬,同样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1938年加入革命队伍,1950年代回到北京后,依旧保持着朴素的生活方式。每天从家到单位需要乘坐公共汽车往返两个多小时,杨炬无论酷暑严寒,都坚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从不依赖丈夫的专车接送。这种夫妻二人共同遵守简朴生活的态度,不仅巩固了彼此的革命信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周围的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1972年底,王树声的长子王鲁光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为了布置新房,王鲁光搬动了家中一件普通的石头茶几,并用桌布遮盖,同时使用两把旧椅子。然而,王树声的警卫员见状,擅自从单位借来了两把金丝绒面椅子和一张大理石茶几,准备暂时用于新房布置。王树声得知后,立即前往询问,严肃批评了警卫员的行为,强调公家财物不可随意挪用,要求将借来的物品归还原处。这一事件不仅再次彰显了王树声对纪律和规矩的严格遵守,也显示了他对家人婚事的支持,却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发生。 王树声的这种高尚品德和廉洁自律,源自于他深厚的革命情怀和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在新中国初期,国家面临着经济恢复和社会建设的巨大挑战,许多领导干部在权力和资源分配上面临诱惑。然而,王树声始终坚守原则,拒绝任何形式的特权和私利,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他的行为不仅巩固了党的纪律,也增强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1973年2月,一个噩耗传到了王树声将军的耳中,他被确诊患上了食道癌。这位鄂豫皖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在人生的暮年遭遇了这样的重创。 就在王树声得知自己病情的同时,他的长子王鲁光也遭遇了不幸。王鲁光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工厂工作。 1972年12月26日,一个寻常的工作日,王鲁光像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前往工厂。谁曾想,一辆无轨电车突然失控,撞向了毫无防备的他。就这样,年轻的王鲁光成为了高位截瘫的患者,生活从此天翻地覆。 然而,不幸似乎还没有放过这个饱经沧桑的家庭。1973年2月,王树声的三儿子王建初在海军服役期间,突然神智不清,被紧急送往海军总医院。王建初是个优秀的军人,在部队一直表现出色。他的突然发病,无疑是又一个晴天霹雳。 病榻上的王树声迎来了许多老战友、老同志的探望。他们都是曾经并肩作战、砥砺前行的革命伙伴。廖承志、谭震林、王震、李先念、徐向前、聂荣臻、邓小平等人纷纷来到病房,看望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 在众多探望者中,周恩来总理的到来无疑让王树声感到了莫大的欣慰。周总理是在病重的情况下专程来到医院看望王树声的。他亲切地握着王树声的手,称赞他是鄂豫皖根据地的开拓者之一,是党和人民的好同志。周总理还特意提到,他是代表中央和毛主席来慰问王树声的。 然而,病魔最终还是带走了这位英勇的战士。1974年1月12日,王树声将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走完了他传奇而又坎坷的一生。他的离世,令无数人感到悲痛和惋惜。

0 阅读:205
江樵品史呀

江樵品史呀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让我们一起来一场时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