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时期,大家常认为其军事不断失败是因为“步不敌骑”。这种观点似乎在解释北宋被金国灭亡、南宋亡于蒙古的历史。然而,宋朝军队的困境并非仅仅因为步兵与骑兵的对抗而导致,真相要复杂得多。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的确机动性强,冲击力大,但并非无懈可击。宋朝军队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以其灵活战术有效应对骑兵的威胁。比如澶渊之战中,宋军使用特制弩箭能够穿透敌军的重甲,南宋初期和尚原之战,宋将吴玠以“神臂弓”重创敌军。由此可见,步兵只要战术得当,完全能够与骑兵抗衡。
宋军的成功案例表现了不同兵种的协调配合和战术的灵活运用。像崔翰、李继隆在满城大捷,岳飞在郾城、颖昌的胜利,都是步兵阵地结合弓弩手正面对抗敌军,精锐骑兵则从侧翼突袭。这种步骑混编的战术,甚至发展出了类似“钳形攻势”的策略。
宋军之所以仍常处于不利地位,是因面对的对手如辽、金、西夏等国并非简单的游牧民族,而是实力雄厚的帝国。这些政权疆域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并不亚于宋朝,且在军事上拥有包括精锐骑兵和强大步兵在内的多种部队,战术多变,令正面对决习惯的宋军难以应对。此外,宋朝在军事装备上并不占优。比如,西夏剑因其优越的品质被誉为“天下第一”,连宋朝官员都以拥有为荣。
精神层面上,宋军士兵生于文明程度高的环境中,表现出相对惜命的倾向,而契丹、女真等民族,因生于恶劣环境,勇猛善战。然而,当这些民族逐渐汉化并生活变得安逸后,其战斗力也下降,这是辽被金打败、金被蒙古灭亡的重要原因。
此外,宋朝的军事制度亦存在缺陷,“更戍法”导致“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指挥困难。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的关键产马地被辽和西夏控制,使得宋朝的优质马匹供给有限,制约了骑兵的发展。
宋朝军事的颓势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深入理解这些复杂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看待这一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