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交通部部长叶飞上将花了5个多小时,翻阅了水运总局副局长周惠(1959

百年战争录 2025-01-18 18:21:31

1977年,交通部部长叶飞上将花了5个多小时,翻阅了水运总局副局长周惠(1959年降职)的档案。他当即向上级打了报告,请求:“将周副局长升任为副部长。”上级不同意,叶部长却批示:“让他担任(部)副书记。” 1938年初,叶飞从闽东转战福州,肩负着重要使命:与国民党方面谈判合作,共同抗日。 当时的中国已陷入全面抗战的烽火之中,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作为闽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叶飞要在政治、军事和战略上寻求更为广泛的联合抗敌途径。 到达福州后,叶飞被安排与福建省主席陈仪会见。陈仪素来是国民党内部一位颇具能力的官员,但也是深具防备心的人。 当叶飞踏入陈仪办公室时,后者显然没有掩饰自己的意外。站在他面前的叶飞,年轻而清秀,甚至透出几分书生气。陈仪惊讶地道出自己的心声:“你就是叶飞?!” 这短短一句话,既透露出陈仪对叶飞事先的好奇和低估,也反映出叶飞在敌友之间以智谋和形象出奇制胜的特殊魅力。 当天晚上,陈仪设宴招待双方代表。叶飞明白,这不仅仅是一次交谈,更是一场政治与心理上的较量。为显示共产党人骨子里的坚韧和自信,他特意穿上了一件缴获的国民党军保安旅旅长的毛料军服,昂首步入宴席。叶飞目不旁视、神色自若,坐席间一派从容,向国民党人士展示了共产党人不卑不亢的风骨与坚定的立场。即便对方的保安司令等人心存不悦,也找不到发难的理由。叶飞通过这一细节,不动声色地赢得了谈判的先声,彰显出他的政治智慧和冷静自信。 进入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叶飞的领导才干得到了更全面的展现。他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期间,福建依旧面临着严峻的自然条件、经济贫瘠和基础设施滞后的困境。面对这片急需开发的土地,叶飞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启动了多项改变福建面貌的重大工程。 厦门海堤的修建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当时的厦门与大陆之间被海水分隔,通行极为不便。修建海堤的计划在技术和资金上都面临巨大难题,但叶飞没有退缩。他号召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在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依靠人力与智慧,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将一座座山体劈开,将石料和泥沙填入大海,最终建成了连接厦门岛与大陆的海堤。这不仅极大改善了交通条件,也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与此同时,鹰厦铁路的建设也在叶飞的领导下顺利推进。这条铁路横贯福建省,从鹰潭到厦门,全长600多公里,穿越崇山峻岭,施工难度极高。在当时物资匮乏、设备简陋的背景下,铁路建设者们用双手和肩膀,劈山开路,架桥铺轨。叶飞多次深入工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大家克服重重挑战。鹰厦铁路的建成,打破了福建交通的封闭格局,将内陆和沿海紧密相连,为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5年,叶飞出任交通部长,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国家经济建设面临着重重阻碍。当时,由于“风庆轮事件”的影响,江青一伙试图利用此事发难,阻挠远洋船队的建设。然而,叶飞深知,远洋船队对于国家经济复苏和贸易发展的重要性,他没有被政治风波所动摇,而是坚决贯彻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果断推进船队建设。 在巨大压力下,叶飞拟定了《1975年贷款买船方案》,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国际贷款迅速壮大远洋船队的计划。这份报告直击问题要害,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方案上报后,得到了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领导同志的全力支持。 1977年的一天,叶飞突然想起了水运总局的周惠副局长。周惠是叶飞早年在部队时的下属,他印象中周惠是一位正直敢言、勇于担当的好干部。 叶飞翻开周惠的档案,发现周惠在1959年因为仗义执言得罪领导,而被错划为"右派",多年来备受冷落,现在只能担任一个副局长的职务。叶飞仔细地审阅着周惠的材料,足足看了五个多小时,越看越觉得这个人难能可贵。 很快,叶飞向上级写了一份推荐信,详细汇报了周惠的情况,建议破格提拔周惠为交通部副部长。不料,叶飞的提议遭到了上级的否决。上级在批复中只有寥寥数语:"周惠同志政治问题没有彻底甄别,提拔副部长一职不宜。"叶飞看到这里,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上级不愿提拔周惠,恐怕还是受那些陈旧观念的影响。 叶飞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开始思索其他的办法。半天后,叶飞灵机一动,在文件上批示道:"既然副部长一职不行,那就让周惠同志担任部里的副书记吧,以后还可以代理书记的职务。这总可以吧?"副书记、代理书记虽然不如副部长响亮,但也是部里的重要领导职务。而且提拔这些职务,并不需要上级审批,只要部长点头就行。 这样,周惠同志就顺利走上了更高的领导岗位。他凭借多年的积累和过硬的工作能力,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职务,并做出了不少成绩。不久,周惠又被上调,主政一方,成为一个省的交通厅厅长。周惠同志终于有机会把他的才干和抱负全面施展开来,叶飞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0 阅读:3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