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抗日名将李玉堂在台北碧潭刑场遭国民党处决,彼时他刚刚历经长沙激战的风云岁月。国民政府迁台初期,岛内局势动荡,白色恐怖笼罩。李玉堂因妻子陈伯兰涉嫌共产党牵连而遭不幸,尽管他战功赫赫,仍难逃此劫。 李玉堂,少年英雄,16岁投身反袁护国,五四时期更是爱国先锋。25岁考入黄埔军校,从此踏上军旅生涯,以苦学战术、勇猛善战著称。抗战爆发,他毅然奔赴前线,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屡建奇功。尤其在三次长沙大战中,他率领部队坚守阵地,高呼“人在城在,城破人亡”,共毙伤日军六万余众,被誉为“铁血将军”。虽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因指挥失误被撤职,但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蒋介石亲召,他重披战袍,再立战功。 内战爆发,李玉堂率六万大军守兖州,不敌解放军,败退台湾。本以为能安度余生,却因妻子牵连而身陷囹圄。蒋介石亲笔判“耻”,下令处决。临刑前,李玉堂留下遗书:“我命该绝,但这事真的跟我没关系啊……”1951年12月18日,碧潭刑场,寒风凛冽,李玉堂面色平静,英勇就义。 李玉堂的一生,从黄埔军校到抗日战场,再到国共内战,流亡台湾,历经传奇与悲壮。他的死,不仅是个人悲剧,更是那个白色恐怖时代的缩影。无数英雄因政治斗争而牺牲,成为历史的牺牲品。
李玉堂悲剧:抗日英雄台北蒙冤
夜色阑珊思红颜
2025-01-18 14:27:5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