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改善肿瘤患者失眠症?】 健康科普 中医养生说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调查显示仅35%国人睡够8小时,新手妈妈、学生、职场人士睡眠问题突出。影响睡眠时长的因素有:看手机或上网导致睡眠拖延,工作或学习时长挤占了睡眠时间,以及 失眠 等睡眠障碍的影响。研究表明,与7-7.5小时睡眠者相比,女性每天睡眠小于5小时结肠癌风险增加36%;男性睡眠小于6.5小时肺癌风险增加112%。
睡眠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失眠在中医古代文献《黄帝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临床上根据失眠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暂性失眠症(维持时间≤3周)和慢性失眠症(维持时间>3周)。可表现为入眠困难、时常觉醒和(或)晨醒过早,导致白日疲乏、犯困、萎靡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失眠是 癌症 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普通人群中约有12%~25%出现失眠,而在癌症患者中约有50%可出现失眠,它可使患者出现疲乏无力、情绪障碍、免疫抑制、免疫功能降低和神经内分泌功能改变,是影响癌症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失眠的原因?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失眠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其他病症影响,如咳嗽、呕吐、腹满等,使人不得安卧;二是气血阴阳失和,阳不入阴,使人不能入寐。原因具体如下:
1、情志因素,如平时脾气急躁,易动肝火;过度思虑,损伤心脾等。
2、饮食因素,如饮食过度,过度辛辣油腻食品等导致消化不良,即中医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3、久病血虚,年迈血少等,引起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而不寐。
4、痰火扰心或肝胆郁热,痰热蕴积或肝失条达均可郁热化火,扰乱神明而睡卧不宁,多梦易醒。
▌治疗原则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辨证应分清虚实,在治疗上当以补虚泄实、调整阴阳为原则。虚证多属阴血不足,责在心脾肝肾,治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证多因肝郁化火,食滞痰浊,胃腑不和,在治疗上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对于虚实夹杂者,则应补泻兼顾。(参考来源: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报)
18xxx81
找哪个医生看失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