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返乡大“摆谱”,要求中央调43辆吉普,邓公:太高调了吧? 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排场的一次返乡,80年代,许世友将军回老家,竟然提出要带四十多辆吉普车“开路”,他为什么这么“高调”呢? 这件事发生在1983年的秋季,当时的许世友已经77岁高龄了,或许是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他对返乡的情怀也是愈发浓烈。 一天,许世友喊来警卫员,表示要返乡探亲,并希望中央能调来43辆吉普车。 警卫员很是不解,要知道,许世友虽然脾气火爆,性格耿直,但党性觉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从不铺张浪费,也不搞特殊,怎么这次却摆起了谱呢? 不过,警卫员也没有细问,只是按照要求汇报给了军委,有意思的是,军委人员听到这个要求后也有些懵,调动43辆吉普车,现在来看并不是什么大事,但那个年代可不一样,已经算是非常奢侈的了。 可是,许世友是个老资格,军委即使理解不了,也不敢多问,可到底该不该答应呢?大家拿不定主意,只能汇报给邓公。 邓公的想法跟大家都不一样,虽然他也觉得这事太过高调,但他对许世友也很是了解,在他看来,许将军肯定不会无缘无故提出这样的要求的。 那么问题来了,许世友的43辆吉普车,到底有何意义呢? 对于大家的不理解,许世友只回复了一句话,他说:“我这次返乡,是要带着我曾经的战友,因此必须要风风光光,不能寒了他们的心!”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一切还得从许世友年轻时开始说起。 小时候的许世友在少林寺待过一段时间,是个练家子,他嫉恶如仇,跟当地一户大地主闹了矛盾,万般无奈只好背井离乡。 后来,许世友加入了一支农民武装队伍,因为一身好武艺,还被推选为了队长,队伍里,有43人都是许世友的老乡。 一天,许世友跟大家讲话,说:“我许世友今天要带着大家去干革命,去为广大贫穷百姓发声,你们谁愿意跟我去?” 台下异口同声,都在呼喊着“愿意”,就这样,在许世友的带领下,这支队伍踏上了革命的征途,后来的黄麻起义就有他们的身影。 许世友曾对大家做出承诺,等革命胜利后,一定要让大家风风光光地回到家乡,然而,后面的故事,却充满了坎坷。 许世友一开始干革命的时候,答应43位老乡,将来革命胜利一定带着大家风风光光返乡,结果如何? 结局很遗憾,在漫长的革命路途中,这43位老乡一个接一个牺牲了,他们有的牺牲在了战场上,有的牺牲在了转移的路上,有的则是被敌人抓去,牺牲在了俘虏营。 许世友后来打听过他们的消息,当得知43人竟无一人活下来后,他这位硬汉流下了热泪,烈士们恐怕再也没有机会看到返乡的那一天了,但是,当初对他们的承诺,许世友还铭记在心。 建国后,许世友因为一直忙于军中事务,没有时间履行承诺,后来又因为身体原因耽误了,但到了1983年,许世友意识到不能再拖了,于是把想法汇报给了上去,而那43辆吉普车,就是为那43位老乡准备的。 邓公在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给出回应:批准! 很快,南京军区就按照许世友的要求准备好了吉普车,但遗憾的是,因为天气原因,路途风险太大,他只好放弃了这次返乡计划。 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当初的承诺也一直没能实现,但许将军对待战友们的那份心,大家是看在眼里的,他对家乡父老的那份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许世友返乡大“摆谱”,要求中央调43辆吉普,邓公:太高调了吧? 这或许是中国历史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本人
2025-01-16 16:53:28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