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国防部一声令下,我死都要去把台湾省解放了!”在四川资阳市,有这么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头,一天到晚将解放台湾挂在嘴边。 张良荣,1924年8月出生于四川资阳市丹山镇,这个小镇依山而建,村民们世世代代都靠种地为生。 家里还有不少兄弟姐妹,因为家里穷,供不起孩子们读书,张良荣他们从小就跟着父母在田间劳作。 一天下来,活没少干,但最后得到的报酬却没多少,大部分都让地主给吞了,张良荣就连能吃一顿饱饭都成了奢侈。 1948年,拥有一颗爱国心的张良荣报名参军,被纳入到了刘伯承麾下,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十一旅。 张良荣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得益于早年在田地里的劳作,身体素质很强,很快,就当选成了部队里的班长。 参军不到半年时间,张良荣就迎来了一场战争,淮海战役。 敌我装备过于悬殊,我军还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军已经有了飞机和坦克,面对坦克的铁皮,我军只能拿肉身相抵。 国民党军猛烈的火力压制住了解放军的进攻,每天我军都有大量的战士牺牲,第一天还在身边一同作战的战友,第二天很可能已经被抬进了医院。 “我军伤亡太惨重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得想办法遏制住敌方的进攻。”所有战士一致认为,必须要炸掉敌军坦克。 上级紧急成立了一支突击部队,张良荣所在的突击小队,任务就是炸毁敌军坦克。 看看自己身上的装备,一杆破枪,几颗手榴弹,还有腰间别的一把钢刀,想要凭借这些武器炸毁一辆坦克,谈何容易。 但他们还是想到了办法,根据对战局的推断,部队预测到了国民党军的行军路线,那天晚上,张良荣几人趁着夜色前往了坦克的必经之路,没有专业工具,几人就徒手将地雷埋好,张良荣手指被石子磨出了血却浑然不知。 完事后,张良荣几人躲到了附近一简陋的防御工事内,接下来,就是等待鱼儿上钩了。 天还没亮,就听到远方传来一阵轰鸣声,敌军坦克要来了,张良荣打起精神,拿着引线的手不自觉地抖动了起来。 第一根引线由于没有固定好,没能引爆,第二根引线成功引爆,但对于坦克也只是一些小擦伤,反而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敌军的子弹和炮弹像雨点一样打来,命中了张良荣所在的位置,他被震晕了,醒来时,已经躺在了医院里,上级没有因此怀疑张良荣的能力,而是表扬了他敢拼敢干的无畏精神。 经治疗,张良荣恢复了,上级本来想让他休养一段时间,“时间不等人,等仗打完了,再说休息的事吧。”张良荣毅然决然重新踏上了战场。 这次,他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做出了更加完备的方案,准备了更加专业的工具,在实战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看着敌方一辆辆坦克被炸成废铁,张良荣心里无比自豪。 张良荣参加了大大小小十几场战争,战场上,他英勇杀敌,表现优异,获得过特等功三次,三等功一次,还有无数的嘉奖。 1955年,为了减轻军队负担,张良荣申请退伍,回到老家后,他把自己所获的奖章都锁在了木箱里,从来没向旁人提起过。 后来,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翻看档案时,发现了老兵张良荣的事迹,经证实,如今在丹山镇靠种地为生的张良荣是那位战争英雄,事务局派人前去慰问老人家,他也只是笑着说:“那些都是以前的事了,真正英勇的是那些牺牲的战士们。” 2019年,张良荣已经95岁高龄了,记者采访了他关于台湾的问题,张良荣激动地说:“只要国防部需要,我一定上战场,哪怕明知是死,我也要去,我只想让台湾的同胞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张良荣话锋一转:“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大陆一直奉行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有战争就有伤亡,和平解决才是最稳妥的。” 尽管张良荣年事已高,但心中还装着国家,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向无数像张良荣这样的战士致敬!
“要是国防部一声令下,我死都要去把台湾省解放了!”在四川资阳市,有这么一个神神叨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本人
2025-01-14 16:40:14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