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全歼敌74师,可粟裕在打扫战场时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而陈毅得知情况后,更是直言,俘虏一个都不能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947年,为了一举瓦解我军在华东地区的力量,老蒋在山东集结重兵,准备拿下孟良崮。 为了打赢这场仗,老蒋可谓是下了血本,派出了45万兵力,其中就包括国民党的“扛把子军队”74师。 74师的前身是74军,这支部队是国军精锐中的精锐,所有的兵都是经过专业训练,并且标配美式装备,抗战时期,完全不虚日军士兵。 在王耀武的带领下,74军还硬生生打出了“铁军”的称号,这足以见得此军的强悍。 在74师的威胁下,我党丝毫不敢掉以轻心,当时,东野部队只有不到30万,但有粟裕和陈毅坐镇,此战也是可以打的,要知道这两人,一个是后来的大将,一个是后来的元帅,军事造诣颇高。 毛主席事先做出指示,那就是“敌不动我不动”,先搞清楚国民党军的目的再说,粟裕发现,张灵甫的74师就是想要凭借人数优势包围我军。 粟裕玩了一招将计就计,既然张灵甫想要围困我军,那我军可以直接来个出其不意,反将敌军围困。 战斗打响,粟裕派出两个纵队穿插到了74师的侧翼,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限制住敌军的阵型,二是切断敌人与援军的联系。 与此同时,我军还有一支纵队秘密进入了垛庄,这是74师预先设想的退路,纵队的目的就是让敌人退无可退。 可是,由于敌人兵力众多,我军两个负责切割战场的纵队无法长时间起作用,怎么办呢?粟裕下达指示,向孟良崮发起猛攻,在敌人援军来之前,拿下孟良崮。 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三个昼夜的战斗,敌人被瓦解,3万余敌人被歼灭,另有7000名敌人被俘虏。 然而,得到战报后的粟裕却陷入了沉思,按理来说,杀伤3万人,俘虏不应该才这么一点,他立马安排了技术人员到勘察战场,果不其然,在一处山谷中,技术人员接收到了奇怪的电信号。 怎么回事呢?原来,国民党军还有大几千士兵没有被消灭,他们在山谷中躲藏了起来,正在通过电报寻求支援。 但这些人没有被支援的机会了,在粟裕的命令下,我军向这伙残军发起猛攻,残军根本无力抵抗,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 先来说说解放军是如何对待俘虏的,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是中国的内战,同胞打同胞,我们是舍不得下狠手的,对于那些俘虏,我军都是优待的。 一般来说,俘虏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弃暗投明,加入解放军的队伍,为全国解放做贡献,另一个是离开部队,回老家去,我军还会给一笔路费。 陈毅当然知道要优待俘虏,但对74师的俘虏,陈毅却给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说:“74师的俘虏,一个都不能放过!”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陈毅反对优待俘虏政策吗?显然不是,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是74师与其他国民党军的性质不同。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为了扩充兵力,采取了抓壮丁的方式,很多百姓其实是不愿意为国民党卖命的,而是被强迫的。 但74师不同,这里面很多人都是黄埔学员,士兵也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国民党人,他们对蒋介石非常忠诚,如果让他们加入解放军,或者放他们回家,很难保证他们不会再次做出侵犯我军的行为。 当然了,对于这批俘虏,我军还是非常照顾的,相关人员经过思想教导后,很多士兵在了解了我党的政策和理想后,也都主动加入了解放军,投入到了全国解放的进程中了。
解放战争的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全歼敌74师,可粟裕在打扫战场时却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小博大史呀
2025-01-16 15:51:11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