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莒县南关的女性地下联络员马宗英接到了一个令她感到意外的命令:组织让他

瀚霖学史 2025-01-14 16:50:33

1941年,莒县南关的女性地下联络员马宗英接到了一个令她感到意外的命令:组织让他从日伪军手里买子弹!从敌人手里买子弹,马宗英一下子犯了难,她该怎么样完成这项任务呢?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是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和敌人进行周旋的。

我军虽然装备处于劣势,然而却运用游击战来扰袭敌人,给敌人带去了极大的困扰。

也正因如此,日本人加大了对八路军根据地的封锁,频繁对我军驻地实施扫荡,让八路军的物资补给出现了困难。

因此找日伪军买子弹,实在是无奈之举,虽然有些冒险,但组织相信马宗英一定可以完成这项任务。

果不其然,办事能力很强的马宗英很快就想起来,自己的侄子王云蓬在日伪军里卖命。

其实王云蓬不是真心服务于日本人,当年的他曾被共产党员宫方正一手带大。

后来王云蓬决定参军报国,结果误打误撞加入了伪军,现在想脱身都困难。

马宗英就利用这一点,找到了自己的侄子。

随后她开门见山的对侄子说到:“侄子,帮我搞点子弹怎么样?”

王云蓬听完摇了摇头,说道:“婶子,你胆子真大啊!这件事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马宗英没有急着要,反而从兜里拿了一笔钱出来,这是组织给的购买经费。

看到这笔钱,再加上婶子说的各种条件,王云蓬有些犹豫了。

于是他收下了钱,说自己有办法弄来,让婶子静候佳音。

王云蓬没有骗马宗英,他先找了自己的特务队队长吃饭。

席间,王云蓬拿出了钱财,这个队长见钱眼开,再加上王云蓬的一顿吹捧,很快就迷失了。

然后王云蓬图穷匕见,说自己和地下的兄弟执行扫荡任务,皇军给的子弹根本不够用,希望队长能帮个忙,弄点子弹来。

此时队长已经被冲昏了头脑,第二天一早就去找日本人,要来了300发子弹。

拿到子弹以后,早就在王云蓬家中等候的马宗英,赶紧拿着子弹就走。

虽然子弹到手了,但在城门口,如何躲过日本人的检查,又成为了一大难题!

马宗英灵机一动,她在城内有一家馒头店当做掩护。

于是她把子弹装在笼屉里,然后上面几层盖上白面馒头,随后就和几个工人一起往城外行动。

城门口的日本人看到马宗英以后,要求看看里面装的是啥。

马宗英掀开上层的蒸笼,日本人看到了馒头,还冒着热气,果然没有起疑。

与此同时,侄子王云蓬也利用自己伪军的身份,给日本人说这是城里的馒头铺老板。

日本人听完之后,没有继续往下翻,便放马宗英一伙人出城去。

就这样,马宗英成功把子弹带出了城外,这招瞒天过海之术,让人赞叹!

虽然马宗英完成了任务,可王云蓬却倒了大霉!

不久后,日本人发现少了300发子弹,仔细一查就揪出了王云蓬。

王云蓬对这件事矢口否认,后来又推脱说给了城外的土匪。

日本人勃然大怒,把他发配到了黑龙江一带干苦力,从此失去了下落。

0 阅读:28
瀚霖学史

瀚霖学史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