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末农村小道的“仿真枪”劫案风云

大嘴巴说故事 2025-01-14 14:38:36

90年代末元宵节后第四天2月18号。晚上九点多,三轮车夫在做完生意骑车回家途中,被四名嫌疑人拦路抢劫,抢走了当天所赚的80块钱、手表、香烟和打火机等。 三轮车夫报案后,农村派出所迅速出警,并联系周边派出所设卡检查。由于嫌疑人有枪,案件迅速上报至省厅,本市及本县公安机关连夜调集大量警力进行侦破。 派出所长江所长提出蹲点守候的方法,组织了80个组,每组由1到2名民警和2到3名联防队员组成,在交通要道、居民区、供销社或办公场所等地设伏守候。在连续蹲守三天无果后,第四天休息,然而当晚又发生抢劫案。第七天,当再次有人被抢并与嫌疑人搏斗呼救时,伏击者迅速出击,抓获一名嫌疑人,另一名嫌疑人跳入河中逃脱。经审讯,被抓嫌疑人姓雷,四川人,供出了同伙的其他住处,警方随后将其余两名同伙抓获。 案件成功破获,在嫌疑人住宿处找到了被抢物品,经确认,嫌疑人所持枪支为仿真枪。 虽然是一起仿真枪抢劫案,但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各级公安机关迅速行动,投入大量警力进行侦破,最终成功破案并向上级汇报。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江所长提出的蹲点守候这一传统方法虽然看似笨拙,但在特定情况下却发挥了关键作用,说明有时候最笨的办法也许是最好的办法,只要能破案就是好方法。同时也体现了警方在面对案件时坚持不懈、灵活应变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