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和提升劳动者权益,是今后经济发展关键的抓手。 在紧缺经济时代,扩大供给是重中之重,而在产能过剩期,能否创造需求才是生死局。 如果一个国家已成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而大量国民却仍然处于“高强度工作+低收入”的人生旋涡中,其产品被国际社会排斥,一定是宏观分配机制出了问题。 按照理想图景,产能牛的国家,只要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基本公平的机制分配下去,该国难道不该全民过上好日子吗? 现实经常是相反的,过剩经济却经常带来一片萧条,企业、国民甚至政府都陷入大范围的债务危机,恶性循环倒愈演愈烈。企业裁员,又让留下的劳动者承担低工资高强度的工作;企业效益下降影响财政收入,政府天量债务如坚冰难化;劳动者没钱没时间,消费降级蔓延到大米这种基本生活物资上,物价略一上涨收支平衡就全面崩溃;企业间恶性竞争,纷纷要用进一步压榨劳动力成本和价格战熬死对手;因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产品被国际社会排斥。如此,坐守天量产能却无一赢家。马克思讲的经济危机理论,无法克服的劣根性跨越时间、空间和制度,在高举自己旗帜的地方一再重演。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目标不是手段,是价值不是成本。然而人格化了的资本不会让渡自己的利润空间,劳动者权益像一块公用地上的韭菜,都想自己割得更多更狠,直到割无可割,大家一块玩完。 因此,保障劳动者权益,不仅是一种政治正确,还是一种经济正确、道德正确、价值正确、利益正确。这种正确一再被违背,绝无可能实现崛起。 科技已经发展到几百年前人类想象不到的高度,但人的自由和权利却徘徊不前,幸福没有跟随所谓的发展来敲民众的门,科技和人设的秩序反倒用来与民争利、防民之口、夺人尊严、制造冲突,如此,发展还不如停滞。 不发达的阶段,你尚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发达了,你却只有“浮生半日不得闲”的枷锁,发达又算什么?不发达的阶段,你以为要用实力换尊严,强大了,又被卡脖子,下不来全球化的战车,迎接猛烈的炮火,发展只换来更复杂的危机和不可控的焦虑,意义又在哪? 保障乃至提升劳动者权益,本质上是对人的解放,是对人创造创新的培育,是一切发展的标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的要求。制度层面的纠错当然会有阵痛,不纠错却只有绝路一条。 一套连人的密接都能精准追踪的信息网络,怎会对各种显而易见的劳动相关违法现象束手无策?无非是重视程度不够、决心不够,动利益比动灵魂更难。 再难,也需要面对现实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从根本上破解集合谬误的坚冰,从本原上拆解一团乱麻,让市场复活、让思想活跃、让幸福感提升、让互信重建、让沟通优化、让世界接纳,一切从劳动者权益开始,停止996、停止恶意欠薪、停止外包、停止非法用工、停止任人唯亲、停止萝卜招聘、停止阴阳合同,让违法者难过,而不是逼守法者吃亏,别等了!
长盛长轴,大牛股!都告诉你啦
【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