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几个渔民在桑干河上捕鱼时,突然听到天上传来飞机的呼啸声,赶紧停下手中活看新鲜,却惊恐地发现:快...快跑,这飞机,怎么像是朝着我们撞过来了呀…… 1969年的清晨,任航空兵某团的团长陈福田接收到了任务,要驾驶我国刚刚研制出来的歼7进行空中测验。作为已经有数十年飞龄的陈福田欣然接受的这项任务。 在接受任务后,陈福田迅速驾驶战机飞到近5000米的高空中。 在空中的陈福田还在感慨着新战机的各项新技术,但是当他按照要求他进行战术动作“转弯拉升”时意外发生了。 陈福田突然感觉飞机不再平稳,而是开始高频次的抖动,同时迅速失控,飞行高度开始下降,陈福田无论怎么控制操作器都无法控制飞机。 发现紧急状况的陈福田急忙通过无线电向飞行中心汇报道:“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飞机发动机产生故障!飞机发动机产生故障!飞机已失控正在急速下降!飞机已经失控正在急速下降!” 4800……4000……3500…… 飞机还在急速下降,陈福田尝试过重新启动发动机,但是并没有出现意外之喜,发动机没有做出任何响应。 没过一会,无线电中传来了指挥员的怒吼:“陈福田!我命令你现在跳伞!现在跳伞!” 陈福田此时面对这种紧急情况并没有慌张,他还在尽力控制着飞机,他也想过要立马跳伞,但是他知道歼7是国家的重要财产,一架飞机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为了尽量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陈福田通过无线电向指挥中心报告:“报告指挥中心,请求迫降!” 至于陈福田为什么会选择放弃跳伞而是选择迫降尽量保护国家资产,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上文所说的,陈福田作为一个党员,一个国家军队干部,将国家的资产放在了自己生命的前面。而第二个人原因就是在于歼7飞机。 歼7飞机其实也并不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其实是借鉴于苏联的米格21,在苏联允许我国进行仿制后,在我国沈阳研制出来的。 而本身苏联的米高扬设计局在设计米格21时就存在问题,座舱弹射救生系统不仅加工质量粗糙,而且在系统触发的设计上也存在问题。而我方的歼7是借鉴于米格21的技术,所也就导致我方的座舱弹射系统也存在着缺陷,在启动座舱弹射系统时经常不会响应也就导致飞行员座椅弹射失败。 在这两条原因的综合考虑下,陈福田就选择了迫降。 但是当时的情况已经到了一个没有选择的余地了,陈福田所处的飞行高度已不足以飞回机场进行迫降了,只能就近选择迫降地点,陈福田就依据自己对周围地形的熟悉选择了在桑干河的河床进行迫降。 “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我决定选择在桑干河迫降。”陈福田通过无线电向指挥中心报告道。 陈福田在向指挥中心报告后,开始专心驾驶飞机驶向桑干河。 陈福田已经能够看到下方的桑干河了,此时他将飞机的起落架打开,试图在降落时用起落架先进行缓冲,然后在用机腹着地进行迫降。 而此时的桑干河上,还有几位渔民正在打鱼,他们早早地就看到了飞机在急速下冲,慢慢的发现,飞机似乎是冲向桑干河来的,“快...快跑...”为了躲避危险,几位渔民也是四散逃离到远处,远远望向飞机。 他们也能看出来这是飞行员在迫降,是无奈之举,但是 他们也是实在帮不上什么忙,只好在心里为飞行员默默祈祷,也已经做好准备在飞机着陆后抓紧上前解救飞行员。 视线回到陈福田,他也瞧见了桑干河上的渔民,为了避免造成平民伤亡,陈福田操纵飞机尽量向着渔民反方向的河床上去下落。 就这样,飞机慢慢的接触地面。首先是飞机起落架,在于地面接触后,慢慢的就因为承受不住飞机的压力变得分崩离析,与机身分离,然后就是机腹开始与地面摩擦,由于河道上有着许多的石子,机腹在与石子的摩擦下产生了火花,但是因为是在河床上,四周溅起的水花又会扑灭火花,也就避免了因为火灾而引起的飞机的爆炸。 就这样,飞机平稳的向前滑行了很长一段距离后才停了下来。 在远处的村民见到飞机落地时就开始奔向飞机,想要在飞机彻底平稳下来后就抓紧将飞行员给就出来,避免飞行员收到伤害。 当村民忙感到飞机附近时,这是陈福田自己已经慢悠悠的从机舱中爬了出来,面对众多前来想要救助自己的村民,陈福田还是庄重的敬了个军礼。 事后,由于陈福田的优异表现,部队对陈福田给予了嘉奖。 参考信源: 光明日报-三十年前的一次紧急迫降
1969年,几个渔民在桑干河上捕鱼时,突然听到天上传来飞机的呼啸声,赶紧停下手中
超哥评历史
2025-01-10 11:13:07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