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18岁的张恨水被逼结婚,新婚夜,他满心欢喜地挑开新娘的红盖头后,顿时惊恐万分:“怎么和我见面时的新娘不一样啊!”随后,大叫着逃出了新房。 说起张恨水,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但如果提起琼瑶,大家可能就有所耳闻了,而张恨水在写作方面可以算得上是琼瑶的前辈,更有人认为琼瑶只会写爱情小说,张恨水却能在小说中融入国家大义,他写的一篇小说名为《虎贲万岁》,就是以抗日战争中的常德保卫战为主要内容,这篇小说更是被誉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 之后张恨水更是凭借《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一系列的大作奠定了自己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学大家的婚姻,称得上是波折万分。 张恨水的婚姻,最早开始于一场现代人都不能接受的骗婚。年轻的张恨水长到了18岁,到了该结婚成亲的年纪,但那个时候正是中国社会剧烈变动,青年知识分子普遍觉醒时期,青年们纷纷想要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 张恨水自然也不例外,彼时的他根本不会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老规矩,只渴望着自由恋爱,与自己真正心爱的另一半喜结连理。但张恨水的母亲仍旧是个传统的老妇人,想要给儿子寻一门亲事,自己年事已高,儿子早日成家也算了了自己的一门心事,于是便开始张罗起来,找了媒人,媒人又帮忙找好了亲家。 张恨水听到消息后几乎要发疯,自己一个进步青年,怎么能包办婚姻呢?这样自己又怎么会幸福呢?张恨水当时就冲出大门,想要找到媒人取消这一安排,但他的母亲死死地拉住他,希望他至少去见女方一面,张恨水自然不听,但看到母亲近乎哀求的眼神,也是软下了心。 之后母亲又多次提起,架不住母亲一直哀求,最终张恨水还是同意了去见女方一面,他告诉母亲:我只是去见一面,不行就算了,以后也不要再提这件事。 这个方法即给了女方家面子,也领了媒人的情,更能让母亲暂时不再提起结婚成家这件事,可谓是一石三鸟,张恨水偷偷为自己的聪明沾沾自喜,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媒人的一些手段,虽然促成了这场婚姻,但也让这场婚姻彻底变成了悲剧。 古代结亲成家,都是媒人在中间牵线搭桥,男女双方很可能之前完全不认识,连名字可能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了。张恨水本身就对这个安排不上心,自然对女方家信息所知少之又少,只知道女方名叫徐文淑。 等到了女方家中,熙熙攘攘的一群人中站立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这个女子身材苗条温文尔雅,媒人指着这个女子说,这个就是徐家小姐。年轻的张恨水看到如此女子,不免春心萌动,当即就同意了这门亲事。媒人十分高兴,就直接去和女方家报喜了。 张恨水的母亲知道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大喜过望。彼时的张恨水不知道的是,这个草率的决定会让自己后悔一辈子。 到了成亲那天,张恨水看着一身新娘装扮的徐家小姐,高高兴兴地拜了堂,生怕出一点差错。酒席之后,到了洞房的时刻,张恨水缓缓掀起了新娘的盖头,结果看到的是一张奇丑无比的脸! 这怎么跟我见面时的新娘不一样啊?哪里还是那天看到的温文尔雅宛如仙女下凡的女子,眼前这个和自己拜了堂成了亲的女子鼻子塌陷、脸如圆盘、龅牙外露……总之在此时的张恨水看来,这恐怕是世间最丑的女子了,关键自己还和这个女子成了亲,想反悔都不能了,张恨水只想狠狠抽自己大嘴巴子,无奈,张恨水大叫着逃出了婚房。 张恨水母亲听见了张恨水的尖叫声,闻声急忙赶来,结果看见这个场面,也明白过来了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徐家有两个女儿,大女儿便是和张恨水成亲的女子,二女儿则是那天张恨水瞧见的女子。大女儿相貌丑陋,自然没有人提亲,眼看女儿越长越大,徐父徐母也是内心焦急,恰好媒人来给张恨水提亲,于是心一横,在拜堂的时候让大女儿代替了小女儿,最终就变成了相貌丑陋的大女儿和张恨水成了亲拜了堂,虽然还没洞房,但也相当于生米煮成熟饭,不能反悔了。 张恨水最终还是接受了这门亲事,但一直没有和妻子同房。母亲劝导他说:你常年在外,起码给张家留个后,这样我们也算有个念想。架不住母亲多次提起,最终张恨水还是和妻子同房了,之后徐文淑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可不曾想不久孩子就夭折了;后又生下一个男孩,可惜也是早夭命,不就就去世了,这让张恨水感到晦气无比。 徐文淑天天以泪洗面,一直到张恨水娶了胡秋霞,胡秋霞生下了个极其虚弱的儿子,本不想养,徐文淑天天抱在怀中,当做自己亲生孩子抚养,孩子也真长大成人了,将徐文淑视作亲生母亲,这段时间是徐文淑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候。 之后张恨水又与周南相爱,再无暇顾及徐文淑。但徐文淑始终是张恨水第一任娶过门的,堂堂正正的张家媳妇,死后被葬在了张家祖坟。 情深缘浅,心如止水,爱恨交织,终归尘寂。张恨水与徐文淑的婚姻,是彼此错位的悲剧,爱情啊,有时终究难逃命运的捉弄。 参考资料: 张恨水的爱情-中国作家网 陈虹著-大师的抗战-当代中国出版社 谢世诚主编-民国文化流百人传-南京出版社
1913年,18岁的张恨水被逼结婚,新婚夜,他满心欢喜地挑开新娘的红盖头后,顿时
超哥评历史
2025-01-13 18:14: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