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北大教授刘文典被日本人抄家,旁边翻译官朝他喝道:太君问你话,你怎么不回他?谁料,刘文典大骂:我以说日本话为耻! 北京北池子,一群日本宪兵闯入了一座小楼,屋主正是当时中国最有声望的学者之一——北大教授刘文典。随着门口的木门被粗暴地推开,宪兵们蜂拥而入。 屋内的空气瞬间凝固,书房里那排放整齐的书籍与墙上的字画形成了强烈对比。站在窗前的刘文典转身,冷冷地注视着闯入者,没有丝毫畏惧。 一个穿着日本军服的翻译官用生硬的汉语喊道:“太君问你话,你怎么不回?” 刘文典面无表情,只用眼神回敬这个不速之客。他的沉默让气氛更加紧张。翻译官显然对这个不合作的老学者感到愤怒,声音提高了几分:“太君问你话!你聋了吗?” 就在此刻,刘文典猛地扬起头,声音响亮、铿锵有力:“我以说日本话为耻!” 他的这句话,如雷贯耳,震惊了整个房间。翻译官和身后的日本宪兵一时愣住,不知该如何反应。这位年逾五十的学者站在他们面前,仿佛不惧任何威胁,神情坚定如磐石。 刘文典的这一句话不仅仅是对翻译官的回应,更是对侵略者的蔑视。此刻,站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几个宪兵,而是整个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刘文典毫不退缩,用他的尊严和气节,与这些侵略者正面抗争。 刘文典的故事并非始于这场对峙。早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军队迅速占领了北平,许多高校、学者纷纷撤离南方,加入西南联大或其他避难的学术机构。然而刘文典并没有选择随大流。当时的他正处于家庭悲痛之中,长子的去世让他心力交瘁。 尽管时局动荡,刘文典仍坚持留在北平。在他看来,学者的责任不仅是逃避现实,而是用学术和精神去抗争。于是,他拒绝了多次南迁的邀请,选择留在北池子的一座小楼中,继续他的学术研究,远离外界的喧嚣。 外界的骚动终究没能完全避开他的生活。日本的特务和亲日派不断试图拉拢他,他们甚至派出一些昔日的学术同僚游说,希望他能合作,为日军提供一些“学术支持”。 这些游说的内容被刘文典视为极大的侮辱,他一再回绝,甚至有一次,他以穿上一件旧袈裟,暗示自己已“看破红尘”,以此表达他不为名利所动。 尽管生活日益艰难,刘文典依然没有放弃他心中的“大义”。37年,日本高官派出宪兵闯入刘文典的家中进行搜查,他们带走了许多刘文典的私人书信和研究资料,企图从中找到与抗日运动有关的证据。但这些无理的行为并没有动摇刘文典的意志。 其实,刘文典与日本并非毫无渊源。早在1906年,他曾远赴日本求学,拜在国学大师章太炎门下,潜心研习《庄子》和《说文解字》。 在日本期间,刘文典深受章太炎的影响,建立了他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抗日信念。 正因为有着对日本的深入了解,刘文典并没有把日本军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看得太过可怕。1942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天地间最可怕的东西》,文中指出,真正令人恐惧的并不是外在的威胁,而是人们的无知和盲从。对于日本的侵略,他始终坚信中国必定会胜利,而日本最终将失败。 1938年,北平的局势愈发紧张,刘文典最终决定离开这座被占领的城市。在朋友的帮助下,他通过英国大使馆的关系,悄然离开北平,辗转南下,抵达了昆明。 在西南联大,刘文典继续他的教学生涯,主要教授《庄子》课程。他的课堂不仅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启发,更展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昆明的生活并不轻松。抗战期间的昆明物价飞涨,教授的薪水难以维持生活。刘文典甚至因生活困难而不得不撰写墓志铭以补贴家用。 即便生活拮据,刘文典依然坚持教学和学术研究,并在1945年完成了著名的《庄子补正》,这部作品成为了他学术生涯的巅峰之作。 抗战胜利后,许多学者返回了北京,但刘文典却选择留在了云南。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刘文典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在云南大学任教,成为了该校唯一的一级教授。 他的妻子张秋华也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珍藏的古籍、手稿等珍贵文物捐献给了国家。 曾与日本侵略者针锋相对的老学者,终于看到了新中国的曙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研究工作,直到1958年因脑溢血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