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8月初,蒋介石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国民党中将宋希濂发言说:“几十万元的法币抵不上一块大洋,官兵吃不饱、穿不暖。自杀者有之,弃儿鬻女者有之,这怎能维系军心?” 南京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仿佛这个曾经的都城已经被战争的阴影和失败的阴霾所笼罩。随着会议的结束,将领们陆续离开会场,有人沉默,有人带着怒意。尽管蒋介石曾在这次会议中频繁呼吁“振奋士气,重振信心”,但结果似乎没有达到预期。 宋希濂缓步走出会场,脑海中还回响着自己几天前的那段发言。他知道自己触及了一个极其敏感的神经——那就是国军内部日益加深的士气崩溃和经济衰败的真相。他的言辞锋利,毫不避讳问题的根本:“几十万元的法币不抵一块大洋,官兵吃不饱,穿不暖。”这番话是针对国民政府货币体系崩溃、通货膨胀猖獗的控诉,也是对政府无能为力的怒吼。 在这场会议结束后,没有立刻传来任何明显的改革或变化,反而是更多的失望和无力蔓延开来。国军将领们尽管名义上继续服从命令,但实际上早已对蒋介石的领导失去了信心。宋希濂深知,此时的国民党军队,早已不是曾经统一中国、抗日救国的力量。现在的每一场战斗,都是在牺牲士兵们的生命去延续一场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 宋希濂在会议上的发言,被许多人认为是那个灰暗时刻的一声清醒的钟鸣。那是8月初的一个下午,会场里空气闷热,气氛也随着蒋介石的发言愈发压抑。蒋介石批评前线将领腐化、怯战,尤其对两年来的军事失败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指责:“我们的高级将领精神堕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动摇,责任的观念完全消失! 这些话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刃,刺痛了在座将领们的神经。 宋希濂在他的座位上缓缓起身,目光坚毅而冷静。他知道,自己这番发言可能会招致更多的非议,但眼下国军的局势已经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不能再继续避讳真相。清晰而有力的声音在会场内响起:“几十万元的法币抵不上一块大洋,官兵们吃不饱,穿不暖。自杀者有之,弃儿鬻女者有之,这样的军队如何维系军心?” 这段话瞬间让会场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低声的议论声开始在将领们之间蔓延。宋希濂的话击中了国民党军队内部最大的痛点——经济崩溃。 法币的贬值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士兵们的工资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连一碗饭都买不起,许多士兵宁愿以死解脱。宋希濂继续说道:“官兵生活如此艰难,谁还有心思去打仗?难道我们要让所有的士兵都抱着绝望的心去送死吗?” 他的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仿佛沉重的石块砸进每一个与会者的心中。会场内有人开始皱眉,有人无奈地摇头。蒋介石表情僵硬,他没有立刻打断宋希濂的发言,但眼神中已经透露出不满。 这场发言引发了许多将领的共鸣。他们心中清楚,宋希濂所言非虚,尤其是前线的基层士兵,他们面临的绝望境地不止是战斗本身,还有那压垮他们的经济崩溃与生活困境。 但与此同时,这场会议也带来更多的冲突与矛盾,尤其是高层之间的权力斗争和责任推卸。白崇禧、陈诚、何应钦等人明争暗斗,会议的焦点逐渐从国军的失败转向了彼此间的指责。 当何应钦公开提出陈诚应该为军队的失利负责时,会议气氛再度紧张起来。陈诚作为前参谋总长,本已成为众矢之的,而何应钦的言辞更是火上浇油。 这时,白崇禧突然站起,反驳何应钦,称其指挥失误也应受到同等的追责。场面一时混乱不堪,众多将领纷纷发表意见,甚至有人提出了“杀陈诚以谢国人”的呼声。 蒋介石面对这样的场面,内心的愤怒和无奈交织。 他知道,如果让会议继续这样进行下去,国民党的高层将彻底陷入内讧,甚至瓦解。他不得不打断了争论,试图用激励的话语再次调动士气,但显然,效果微乎其微。 这场会议的背景是在1948年国共内战进入关键时期,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经济体系陷入崩溃,通货膨胀达到历史新高。 法币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价值,成了国民生活中的笑柄。官兵们的士气低落到前所未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