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5年海兰察走出故乡跨上战马,从索伦部的普通士兵到乾隆朝的名将,每一次战争他

玮宏看历史 2025-01-09 16:57:03

1755年海兰察走出故乡跨上战马,从索伦部的普通士兵到乾隆朝的名将,每一次战争他都冲在最前面,每一场胜利背后都藏着惊心动魄的细节。 1755年索伦部接到命令征兵应战,年轻的海兰察背起行装加入大军,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华丽的盔甲。 他不过是个牵马手,是最底层的士兵,战场残酷,准噶尔叛乱四起,首领巴雅尔猖狂作乱,大军被派往西北平定。 在1757年的辉特部落展开,准噶尔军势大,数千兵力挡在面前,敌人善骑射冲击如潮水,海兰察冲在阵前,他盯上了巴雅尔,敌人的核心。 战马扬起尘土,他的长矛刺向巴雅尔胸口,巴雅尔受伤落马,部队瞬间溃散,清军趁势追击,一举拿下辉特部,这一战他立头功,直接被皇帝赐号“额尔克巴图鲁”。 1758年,皇帝射虎失手险些被扑倒,海兰察反应极快,一箭正中老虎,皇帝看在眼里,当场提拔他为头等侍卫。 1771年金川乱了,四川深山苗寨密布,大金川和小金川首领联合反叛占据天险,筑碉堡,阻挡清军,金川的碉卡坚固,一座接一座,清军围攻月余不下死伤惨重。 海兰察奉命出征,他们要攻下一座叫美美寨的碉堡,夜晚敌人守卫松懈,海兰察带人潜入,他挥刀砍断绳索,借助木梯攀上城墙。 敌人发现后惊慌应战,但碉堡已经被突破,这一战打得凶险却扭转了战局,海兰察带队攻下十三座碉卡。 1772年,喀木色尔碉卡位于深山峡谷易守难攻,敌人在山腰布满陷阱,守军数百配有火炮,清军三次强攻全军覆没,海兰察决定用计。 他分兵佯攻正面,却带主力绕过山路,从碉卡后方突袭,一声号令,火光冲天,敌军瞬间崩溃,喀木色尔被攻下,这也成为金川之战的转折点。 1786年台湾乱了,林爽文起义几乎席卷全岛,他们攻城掠地,清军接连失守,台南府城被围,大量官员被杀,乾隆帝大怒,派福康安和海兰察领军前往平乱。 1787年鹿港登陆,刚上岸林爽文军数万就赶来迎战,海兰察用兵精妙,他将部队分为三路,一路吸引敌军主力,一路袭击敌后,一路固守阵地,敌军果然中计,腹背受敌全线溃败。 叛军数倍于清军,阵地天险,海兰察决心拼死一战,他亲自带先锋队,夜袭敌营,火光映天敌军措手不及,大乱中被击溃,林爽文的核心部队就此瓦解。 1788年叛军节节败退,清军攻入嘉义,林爽文被擒,台湾终于平定,这次战争中海兰察不仅展现了勇猛,更体现了指挥才能,整个台湾的百姓无人不记得他的名字。 1791年西藏告急,廓尔喀军队越过边境,攻占藏南地区洗劫寺庙,清廷紧急调兵,海兰察与福康安再次被委以重任。 廓尔喀军队善用地形,隐藏在高山密林间,清军大队人马难以行动,海兰察决定分队作战,小股部队深入敌后,他亲自带队翻越雪山,击溃廓尔喀的补给线,敌军粮道被切断陷入困境。 1792年廓尔喀节节败退被迫求和,这一战清廷不仅保住了藏南,还让廓尔喀主动送还掠夺的财物,海兰察因此被封为“一等超勇公”,这已是清廷最高级别的荣誉。 1793年海兰察因积劳成疾去世,年仅54岁,乾隆帝亲自赐谥号“武壮”,他的画像四次被绘于紫光阁,这是皇帝对功臣最高的表彰。

0 阅读:37
玮宏看历史

玮宏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