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德年间,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一步步爬上权力顶峰,贪婪无度横行霸道,他在宫中风头无两却也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有人选择反抗,有人却选择投靠。 明武宗登基,年号正德,这个皇帝爱玩爱热闹,不爱理朝政,刘瑾抓住了这个机会,作为宦官他了解皇帝的喜好。 他的讨好、迎合让武宗高兴,很快刘瑾脱颖而出,从“八虎”中独占鳌头成了最受宠信的太监。 起初刘瑾只是小心行事,他处理皇帝的杂务,安排行程,还善于替武宗挡麻烦,皇帝离不开他,他拿到了司礼监的权力,开始掌握内阁奏折的批红。 大臣们的奏章武宗看不看全凭刘瑾一句话。 刘瑾有手段但更有野心,朝廷钱粮,兵部任命他插手,盐铁税收,地方巡视他干涉,一开始他还假装正直,查贪官搞改革。 几年下来改革变成敛财,他为自己敛财也为皇帝铺张,皇帝要用钱他就下令加税,搞苛政,老百姓苦不堪言。 有人反对,但都没好下场,给事中、御史弹劾刘瑾的轻则被贬,重则人头落地,权力就得抓紧,他在宫里铺天盖地安插亲信,把反对者排挤得干干净净。 张彩是正统读书人,进士出身,做过吏部主事掌管官员选任,原本仕途平稳,刘瑾得势后朝堂风向变了,很多官员或被打压或被拉拢,最后还是选择靠近刘瑾。 张彩并不笨,他懂得分寸,知道刘瑾需要什么,他投其所好替刘瑾打理政务,刘瑾喜欢拍马屁,但更需要能干事的。 张彩正好是后者,他被提拔为吏部右侍郎,后来升到吏部尚书,一步步走向高位。 张彩需要站队,需要为刘瑾做事,刘瑾下令的苛政他得执行,刘瑾指派的贪官他得配合,很多人对张彩失望,读书人该有的骨气在他身上消失了。 张彩看似风光,却日益陷入权力的漩涡,他不是掌权者,只是工具。 刘瑾对工具的要求很高,一旦让他不满意后果很严重,张彩在这场游戏中虽然暂时得利,但危机四伏。 刘瑾的贪婪已经激怒了太多人,安化王朱寘鐇起兵反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虽然叛乱很快被平息,但朝廷上下开始重新审视刘瑾,皇帝虽然宠信他,但外界的压力越来越大。 皇帝身边有反对刘瑾的势力在活动,这些人秘密搜集证据准备扳倒他,刘瑾一点点被孤立,正德五年八月,刘瑾被控谋反。 罪名虽然可疑,但杀心已决,武宗不再护着他,刘瑾被捕后关进锦衣卫大牢,随即被凌迟处死。 这场死刑整整执行了三天,刘瑾的财富被查抄,数额之大令人大开眼界,他的党羽被清算,朝廷上下重新洗牌。 刘瑾倒台,张彩无法置身事外,他和刘瑾的关系太紧密,许多决策都有他的身影,他被革职入狱,病死在狱中,朝廷为了示警,将他的尸体剉尸,家人被流放海南。 张彩选择依附权阉得到了权力,却失去了底线,刘瑾和张彩一主一附,一场权力的盛宴让两人飞速攀上高位,也让他们摔得粉身碎骨。
明朝正德年间,司礼监掌印太监刘瑾一步步爬上权力顶峰,贪婪无度横行霸道,他在宫中风
玮宏看历史
2025-01-09 14:57:0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