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初,汤恩伯在临沂召开军事会议,张灵甫在会上指手画脚,态度倨傲。会后

报君知史 2025-01-08 22:44:04

1947年5月初,汤恩伯在临沂召开军事会议,张灵甫在会上指手画脚,态度倨傲。会后,汤恩伯对黄百韬说:“张师长不听我的,除非让南京的陈总长、顾总司令亲自来指挥。” 两个月前,蒋军将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45万部队,编为三个兵团,由汤恩伯、欧震、王敬久分任司令官。 蒋军内部派系复杂,高级将领手中若无有力的基本部队,是很难指挥手下的骄兵悍将的。汤恩伯的基本部队13军、85军等都被调去了其他战场,他空有司令官的名头,指挥起来却是很不顺畅。 汤兵团的八支部队中,有两支部队很难驾驭,一支是蒋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骄横跋扈,喜欢自行其是;另一支是第七军,该军是桂系的头号主力,未参与整编,军长李本一善打滑头仗,以保存实力为第一要务。 李本一在公开场合,对汤恩伯表现的倒也恭顺,搞小动作是在背后。相比之下,时常在军事会议上发表不同意见,质疑兵团部作战计划的张灵甫,是最让汤恩伯感到头疼的。 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和张灵甫矛盾最大,也是最不服气的一人,因为按理来说,他比张灵甫更有资格担任整编74师师长。 在王耀武升调后,74军军长由施中诚接任,可在施中诚之后,却突然成了张灵甫。这个任命,在74军系统内引发不小的争议,尤其是李天霞,牢骚那是相当的大。 李天霞和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的同学,王耀武当旅长时,李天霞是该旅的主力团长,王耀武升任51师师长后,李天霞是该师的旅长。 淞沪会战中,王耀武的51师和俞济时的58师合编为74军,由俞济时任军长。这时的张灵甫,因“杀妻案”被释放不久,投奔王耀武后,被任命为上校候差员。淞沪会战后期,51师得到一批补充兵员,王耀武组建了一个补充团,让张灵甫当团长,划归李天霞旅。 张灵甫当团长、副旅长、旅长时,李天霞都是他的长官。张灵甫后来升任58师副师长,和李天霞的大力推荐是分不开的。说起来,李天霞在给张灵甫当长官时,并未亏待过这个下属。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爆发,战前请了婚假的58师师长廖龄奇,在战斗中途返回。74军在会战中,遭遇日军合围,损失很大,三个师中,以58师减员最多。 战后,薛岳向老蒋状告廖龄奇,说他“临阵脱逃”。老蒋大怒,也不进行军法审判,一纸手令将廖龄奇枪决。 廖龄奇被杀的真实原因,说法不一,但就结果而言,却成就了张灵甫。张灵甫副师长当了不到一年,就再次升任师长。58师的三个团长为廖龄奇抱不平,主动辞职脱离74军系统,闹出不小的风波。74军内部,也流传着“廖龄奇不死,张灵甫难出头”。 在三个人选中,老蒋圈定了张灵甫。老蒋提拔张灵甫,是早有征兆的,在1945年2月,张灵甫进入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陆大班二期学员中,集团军总司令就有好几个,其余大部分都是军长,剩余的张灵甫等几个副军长、师长,是老蒋特批入学的。 张灵甫在当师长、副军长时,虽跋扈但不明显,自当了军长后,变得目空一切,和昔日的上司、同僚李天霞、余程万等人关系迅速恶化。余程万在张灵甫当军长后,见难以见容,自请调离而去。 张灵甫勃然大怒,直接给汤恩伯打电话,说李天霞能力不足,纵队司令官应由黄百韬担任。不久后,汤恩伯在临沂召开军事会议,张灵甫在汤恩伯宣读完作战计划后,指手画脚的点评一番,气得汤恩伯脸色发白。 会后,汤恩伯叫来黄百韬,让他当第一纵队司令,黄百韬苦笑说:“张师长的部队是全美械,平日根本看不起日械的25师,又怎会听我的指挥呢?” 汤恩伯说:“你要不当,就只能让张灵甫当了,他本就难以指挥,要是当了纵队司令,谁还指挥的动?难道让陈总长、顾总司令亲到临沂坐镇吗?” 黄百韬无奈,只得同意,实际上,无论是张灵甫还是李天霞,谁又听他的呢。 俞济时和王耀武,对张灵甫已有微词,向老蒋建议,将整编74师、整编83师合编为整编74军。至于军长人选,耐人寻味的是,两人推荐的是李天霞。 老蒋同意组建整编74军,但尚未实施,张灵甫就在孟良崮兵败身死了。

0 阅读: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