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成为美国导弹的噩梦,让美国所有的导弹都打不到中国!”说这句话的是刚进入研究院的陈德明,万万没想到,几年后他真的研制出了超越美国的“反导弹”系统,被称为第二个钱学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战争的阴影始终提醒着国人:落后就要挨打,从原子弹到氢弹,两弹一星为中国打造了利剑,但国防不仅需要威慑的利剑,也需要抵挡攻击的盾牌。 在现代战争的格局中,防御系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导弹的拦截技术,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爱国者”导弹首次成功拦截伊拉克的飞毛腿导弹,这一军事成果震动全球。 导弹拦截系统的成功不仅展示了超强的技术力量,也揭示了未来战争中反导系统的重要性,然而,当时的中国在这一领域近乎空白,面对技术封锁和资源匮乏,发展反导系统成为一项艰巨的挑战。 在反导系统的研发中,陈德明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他进入研究院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与导弹的“不解之缘”。 当时的中国在反导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积累,国外的技术封锁如铜墙铁壁,但陈德明却清楚地意识到,反导技术将决定未来战场的主动权。 带着这样的信念,陈德明投身到反导技术的研究中,他每天埋头于数据和仪器之间,与晦涩的公式和模型为伴。 他的办公室常年灯火通明,一块块废弃的图纸见证了他不断调整和优化方案的过程,那些日子里,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每天面对的都是推翻重来的挫败感。 然而,他深知,每一个参数的精确计算,都是未来国防的基石。 反导系统的研发绝非易事,其核心在于超高速导弹的精准拦截,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算法和计算能力的突破。 当一枚导弹以超音速飞向目标时,拦截者必须在导弹到达之前预测其轨迹,并精确发射拦截导弹,整个过程如同用针尖去击穿另一根针。 设备落后、资金不足、数据缺失,这些问题在早期的研究中层出不穷,一次试验中,团队使用的核心部件因故障而停摆,维修费用高昂,而当时的资金几乎捉襟见肘。 面对这样的困境,陈德明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带领团队四处寻找替代方案,甚至亲自钻进旧库房淘配件,为了节省时间,他常常连夜调整模型,力求让每一次试验都能接近成功。 转机出现在一次小型模拟试验中,当初步模型的数据趋于完美时,团队成员欢呼雀跃,而陈德明却冷静地提醒大家不要掉以轻心,而他的冷静与专注,成为团队攻坚克难的精神支柱。 2010年1月,中国在某靶场顺利完成首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测试,这一突破性成果,是陈德明团队历经无数试验、反复推演数据后取得的重要里程碑。 测试当天,导弹升空的尖啸声划破长空,拦截系统迅速捕获目标导弹的飞行轨迹,一枚拦截导弹迅速升空,沿着精确计算的轨迹高速追击目标。 片刻之后,天空中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明亮的火光在靶场上空绽放,标志着测试的圆满成功。 从这一刻起,中国正式拥有了一面可以抵挡导弹攻击的盾牌,而这背后是陈德明及其团队数年如一日的付出。 陈德明在导弹实验的第一线坚守了26年,他不仅是技术的攻关者,更是团队的主心骨,每当试验出现问题,陈德明总能迅速找到关键点并给出解决方案。 甚至在茫茫大漠中,他也能精确找到散落的导弹部件,凭借多年的经验与对技术的精准把控,他成为团队的“唯一解”。 他培养的技术骨干,成为中国反导系统的中坚力量,他坚信,个人的努力终将汇聚成国家的力量,而他的一生,正是这种信念的最好写照。 反导系统的成功,不仅是军事技术的飞跃,更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在现代战争中,强大的防御能力意味着国家拥有更多的战略主动权。 陈德明和他的团队用实践证明,科技不仅能改变战场格局,也能为国家赢得长久的和平发展。 他常说,只有让敌人的导弹打不到中国,才能真正保护人民的安全,这面盾牌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亿万中华儿女安居乐业的坚实保障。 从茫茫大漠到繁忙的试验场,陈德明的一生诠释了“使命必达”的真正意义,他是国家的脊梁,是无数科研人员的榜样。 (信息来源:西北某基地研究员陈明德——人民网;导弹怎么飞,都飞不出陈德明的掌控——2016年7月26日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