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查账时,竟发现周恩来总理在30年前存入了1.2

瀚霖学史 2025-01-07 16:33:23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查账时,竟发现周恩来总理在30年前存入了1.2万英镑,再加上30年的存款利息,如今账户金额高达已经四十多万元。 “到处都是缺账、坏账,怎么这个账户里会有四十万块?还是四十万英镑?这这这这是怎么回事?”审计人员打开账户清点账目时,看着账户里的四十万英镑巨款,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他稍微回过神来接着浏览账户明细,更是了不得,英镑只是这账户里最大的一笔存款;除英镑外,账户中美元、日元、欧元还各有十几万块。这个无人问津的账户中竟然有约五百万人民币之巨的巨款,还都是当时国家最为稀缺之外汇。 二十世纪最后几年,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利用数字网络便利金融财经服务,我国也决定跟上时代脚步,为全国金融财经系统建立一个网络系统,从今往后,所有信息都会被上传到网络,拥有网络与实体账册双重保险,金融安全系数愈高。 而要实现全国银行通网,必须先把旧有账目梳理一遍,太过古老、陈旧或者已经结清、废止的账目就直接删除,以免它们上传网络后影响工作效率。要清点自建国以来所有账目,还有分类筛选,这可是个难活、麻烦活。 全国金融系统联网日期定在新千禧年元月元日,而清点工作提前五年就要开始。为完成这项任务,中国银行调集一批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成天埋首档案馆清理旧账。 文首那位工作人员便在其中,这天,他按照两年来的惯例一个一个打开旧账户清点账目。这些旧账户往往都是因为欠债才被弃之不用,而当他打开文首那个账户,不仅没有欠债,反而有近五百万人民币巨款。 他将此事报告上级后,才牵出一段周总理时期的往事。一九六七年,秘书着急忙慌地跑进周总理办公室。“总理,您快看看吧,办公室账户里莫名其妙多了一万两千块英镑。”秘书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什么?”一听这话,周总理从椅子上弹起,接过秘书手中的账单反复端详。周总理常常与外国人打交道,为方便处理外事,周总理便以自己办公室名义开设了一个账户,储存一些小额外汇以备急用。要知道当年我国全年外汇总收入不过一百万美元,周总理办公室账户上常年也只有十几万美元。 现在突然跑出一万五千块来,像周总理这般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也有点坐不住。一番查找过后,原来是“华籍英侨”刘道蕊女士将她的财产合计一万五千块英镑全部捐献给国家。 刘道蕊女士本事地地道道的英国人,四零年代到中国工作后,与中国的感情逐渐加深。新生共和国建立后,她索性直接加入中国国籍。一九六七年,刘道蕊女士看着国家外事工作艰辛索性将财产全部捐出。 后来,也有不少华侨和爱国人士将外汇捐赠给国家,汇款统一储存在周总理办公室账户中。一九七八年后,随着机构和人员的不断变动,这个储藏着巨款的账户竟被遗忘在故纸堆里

0 阅读:1
瀚霖学史

瀚霖学史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