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简称:中华儿慈会)在2024年末被财政部、税务总局、民政部联合发布公告,取消了其2024年度—2026年度以及2025年度—2027年度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捐赠税前扣除资格11。这意味着对于企业或个人而言,在此期间向中华儿慈会进行的捐赠将不再享受税收优惠,即捐赠金额无法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这一决定的背后是由于中华儿慈会在管理和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民政部的通报,针对群众举报和媒体反映的问题,调查组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发现中华儿慈会存在内部管理不规范、项目操作违规等问题11。例如,9958项目的廊坊救助站负责人柯某孝私自以“儿慈会9958项目”的名义向患儿家长筹集资金,涉及金额巨大,最终因涉嫌诈骗被采取强制措施。此外,还有关于河南负责人雷某要求患病孩子妈妈“陪睡”才给捐款等不当行为,这些事件严重损害了组织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
因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与《基金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民政部对中华儿慈会作出了停止活动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并将其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同时,责令该会按程序罢免相关负责人职务,并对有关党员失职失责问题进行立案审查。值得注意的是,副秘书长王某及雷某均因涉嫌职务犯罪而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1。
对于中华儿慈会来说,失去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会面临捐赠收入减少的压力,因为许多潜在捐赠者可能会选择其他具有更好信誉且保持税前扣除资格的社会组织作为捐赠对象13。这对一个依赖公众支持来维持运营和服务提供的慈善机构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这也可能是促使中华儿慈会反思自身问题并实施整改的一个契机,通过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和完善各项制度,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总之,中华儿慈会被取消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反映了政府监管部门对于非营利组织监管力度的加大,旨在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保护捐赠者的权益不受侵害。而对于整个公益行业而言,则提醒各组织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提高透明度和责任感,以维护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