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十大死穴的位置,切不可乱点 1、膻中穴。位置:处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为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此穴为气会膻中心包募穴。被击中后,内气会散漫开来,令人心慌意乱、神志不清。主治病症包括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产妇缺乳症、乳腺炎、噎嗝、收缩等。注意:此穴被击中后,内气漫散,会使人心慌意乱、神志不清。 2、鸠尾穴。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此穴主治的疾病有: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缓解焦躁性格等。此穴位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腹壁动、静脉以及肝、胆,震动心脏,导致血滞而亡。 3、巨阙穴。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此穴为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指压此穴对治疗胃肠疾病很有疗效。主治疾病为:胸痛,心痛,心烦,惊悸,尸厥,癫狂,痫证,健忘,胸满气短,咳逆上气,腹胀暴痛,呕吐,呃逆,噎嗝,吞酸,黄疸,泄利。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而亡。 4、神阙穴。神阙,别称脐中、气舍、气合,属任脉,在脐中部,脐中央。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肋间神经,震动肠管、膀胱,伤气,致使身体失灵。 5、气海穴。人体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在腹白线上,深部为小肠;有腹壁浅动脉、静脉分支,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症;小便不利,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腹壁,动静脉和肋间,破气血淤,使身体失灵。 6、关元穴。关元穴是人体的穴位,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关元穴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经属:任脉、系三阴、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腹壁下动、静脉及肋间神经震动肠管,导致气滞血淤。 7、中极穴。中极穴,位置:体前正中线,脐下4寸。此穴的主治疾病为:生殖器疾病、泌尿疾病、尿频、尿急、生理病、生理不顺、精力不济、冷感症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穴位按摩治疗膀胱炎、穴道指压法治疗圆形脱发症。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腹壁动、静脉和神经震动乙结肠,伤气机。 8、曲骨穴。曲骨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任脉。位于腹下部耻骨联合上缘上方凹陷处。针灸此处可用来治疗少腹胀满,小便淋沥,遗尿,疝气,遗精阳痿,阴囊湿痒,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等。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伤周天气机,导致气滞血淤。 9、鹰窗穴。膺,意为胸;窗,指空孔。该穴名意指胸腔内的高温之气由此外出胃经。本穴位处乳之上、胸之旁,地部有孔隙通道与胸腔内部相通,如胸腔与体表间气血物质交流的一个窗口,故名。膺中名意与膺窗义同,中与外相对,指胸腔。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肋间神经和胸前神经及动、静脉,震动心脏停止供血、休克。 10、乳中穴。乳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乳头中央。[1] 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方便实用。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肋间神经和动脉充血破气。 11、乳根穴。乳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乳头中央。正常男性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四寸;女性则略有差异。[1] 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方便实用。经属:足阳明胃经,左侧内为心脏。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心脏,易休克而亡。 12、期门穴。期门。期,有期望、约会之意;门,为出入的门户。期门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湿之气由此输入肝经。本穴为肝经的最上一穴,由于下部的章门穴无物外传而使本穴处于气血物质的空虚状态。但是,本穴又因其位处于人体前正中线及侧正中线的中间位置,既不阴又不阳、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无热气在此冷降也无经水在此停住,所以,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肝、脾,震动膈肌、气滞血淤。 13、章门穴。章门,意为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肝经的强劲风气在此风停气息。章门穴,别名长平,季肋,隶属于足厥阴肝经。本穴物质为急脉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至本穴后,此强劲风气停气息,风气如同由此进入门户一般,故名。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肝脏或脾脏,破坏膈肌膜,阻血伤气。 14、商曲穴。商曲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于《针灸甲乙经》,别名高曲。位于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现代常用于治疗胃炎、肠炎、便秘等病症,直刺0.5 - 0.8寸。注意:此穴被击中后,会冲击肋神经和腹壁动脉、震动肠管,伤气滞血。 中医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