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倪海厦 人纪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
07:人身体的阳气
1、人身体的阳气,犹如天与太阳;
天覆盖一切,太阳照耀一切,此为天阳,与人身阳气相同,如一旦天阳运行失序,就像人身之阳气无法正常运作,必造成折寿,并且外表枯萎不华。
2、如果身体阳气不够,则人会身形臃肿,营养无法布达全身,循环不正常。最终阳气会衰竭,生命危险。
3、在中医的观念里,食物进入胃里被咀嚼以后,会进入小肠。小肠里有非常多的火去消化它。
4、小肠的火来自心脏,因为小肠与心脏互为表里,是相通的。而心之火能下沉到小肠,是因为有肺在管它,肺主肃降。肺好像一个鼓风机,把心脏的热往下压到小肠里去。
5、食物从小肠进入大肠以后,小肠火加热大肠,把食物里的水分气化。这些蒸汽会往上升,回到肺里面去。这就是肺的气之所在。同时,阳气随着这些热气往上走,故能卫外。
6、肺主皮毛。所以我们全身上下皮肤里的津液,是来自肺,而肺里的气来自大肠,大肠的津液则来自食物里的水。
7、人体非常精密,喝进去的纯水和吃进去的食物水分不一样。直接喝进去的水,到了胃去以后就被蒸化了。因为胃在小肠跟心脏的中间,温度很高,饮水在这里就散发掉了。
吃进去的食物,如蔬菜、米面肉里的水分,混在食物里面,胃的蒸煮就没那么快。它一定要经过小肠的消化,再到大肠才能被气化回到肺里去。
8、心脏和小肠的火温度不够,称之为里寒。当里寒很盛时,阳气上不来,就不能固表和卫外。这时,神气就会浮动,起居如惊。这是伤阳的第一个原因。
9、如果是因太热而伤到肺里的津液,就会汗烦则喘喝、话很多,这就是“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这是伤阳的第二个原因。
10、在《伤寒论》看来,这就是阳明症,即因津液受伤而导致的纯热症。张仲景从这里领悟到阳明症怎么治。
11、大肠和胃是阳明。当阳气因于热而丧失津液以后,呈现的就是胃和大肠的纯热现象。这时我们把干燥的食物清掉,津液就会自己回来。
12、伤阳的第三个原因是因于湿。阳气受到湿伤,例如久坐湿地,会伤到头面。因为头是诸阳之会,脑袋会好像戴了一顶帽子被绑住的感觉,这就是阳气受到湿伤的现象。把湿阴去掉,阳气就回头了。
14、人体里的主筋比较长,但很多的脉络都停留在肌肉里。当湿伤时,主筋缩短、拘挛,肌肉也会跟着萎缩掉。
15、伤阳的第四个原因是因于气。这时病人会产生肿的现象。
16、人体的筋脉里有脉气,当脉气受伤,即气的巡行速度停滞了,人的形就会变肿。所以当看到一个人的外形变得臃肿,我们知道他的气伤到了。
17、如果一个人在没有撞击受伤的情况下而全身发肿,就是阳气不行。我们要开一些阳气的药,发散掉他体内的水分。
—————
🌳一起变更好
(
[点赞]
肝、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