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强调,看什么都别太揪细节,主要看作者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尤其是免费给你看的内容,更是如此。
汽车商业评论这篇文章,主体是吹蔚来ET9的线控转向,当然免不了提及早先其他使用线控转向的品牌。而在介绍英菲尼迪线控转向技术时,短短一百字就搞出1个错误和1个描述歧义:
1、2013年时,英菲尼迪还没有Q50L这款车,只有海外版的Q50,带L的是2014年的国产长轴距版本。而且线控转向是先在海外Q50上搭载,后引入国产版本。
2、“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上下解耦”表达不准确。实际上英菲尼迪这套线控转向确实存在物理转向管柱,但同时做了一套离合结构,日常驾驶时离合器是断开的,实现了上下解耦,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转向传动比。当线控系统故障时,离合器会立刻接合实现机械转向,保证车辆仍可驾驶,但此时方向盘有可能是歪的,也就是说物理转向管柱是一套安全备份。你不能说因为有这套安全备份,就没实现上下解耦,这是用后期定义解构前期技术,春秋笔法了。
显然,文章作者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解读蔚来ET9的线控转向上面,而对其他采用和探索线控转向的品牌,没放太多精力去核实信息,所以免费的内容,重点看作者表达的核心思想,旁支别叶别太较真,因为作者自己都不上心。